靈龍屬
灵龙属 化石时期:侏羅紀中期,
| |
---|---|
无效状况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鸟臀目 Ornithischia |
演化支: | †頜齒類 Genasauria |
演化支: | †新鳥臀類 Neornithischia |
属: | †灵龙属 Agilisaurus Peng, 1990 |
模式種 | |
†勞氏靈龍 Agilisaurus louderbacki Peng, 1990
|
靈龍屬(學名:Agilisaurus)是鳥臀目恐龍的一個屬,生活於侏羅紀中期的東亞。牠的名字是來自拉丁文的「靈敏」的意思,是因牠輕盈的骨骼及長腳而命名。牠的脛骨比股骨較長,顯示牠是極快的雙足奔跑者,並以其長尾巴作平衡。牠覓食時可能會四足行走。牠是小型的植食性恐龍,約1.2米長,與其他鳥臀目恐龍一樣,牠的上下頜前段形成喙嘴,可以幫助切碎植物。
發現及物種
這個屬下有一個已命名的種,稱為勞氏靈龍(學名A. louderbacki,或譯蘭氏靈龍),是以美國地質學家喬治·勞德巴克(George Louderback)博士來命名,他曾於1915在中國的四川省研究中國的恐龍化石。靈龍化石是1984年修建自貢恐龍博物館時發現,屬名及模式種都是由中國古生物學家彭光照於1990年所命名,並於1992年作出詳細的描述。
勞氏靈龍的化石是一個完整的骨骼,可說是鳥臀目所有已發現的化石中最為完整之一。只有部份左前腳及後腳遺失,而可以根據餘下部份來重組其體型。
該骨骼是在興建自貢恐龍博物館時被發現,而亦已存放在該博物館內。這個博物館展覽了多種從自貢市以外大山鋪發掘出來的恐龍化石,包括靈龍、宣漢龍、蜀龍及華陽龍。這個石礦包含了從下沙溪庙地層的岩石,地質年代被認為是侏羅紀中期的巴通階至卡洛維階,距今約1億6800萬-1億6100萬年前。
分類
雖然靈龍化石是這麼完整,但仍然被分類在鳥臀目的不同地方。牠原先被分類在法布爾龍科,但很多古生物學家都認為它不是有效的科[1]。
幾個近期的研究,包括親緣分支分類法分析,發現靈龍是真鳥腳類中最為原始的物種。真鳥腳類包含了所有比畸齒龍科更衍化的鳥腳下目動物[2][3]。
另外,畸齒龍科並非一般地被認為是鳥腳亚目,而是更為接近包含角龍亚目及腫頭龍亚目的頭飾龍類。在一個近期的親緣分支分類法分析中,靈龍被發現是在一個頭飾龍類的演化支裡,比畸齒龍類還原始的位置[4]。
靈龍亦被認為是其他的分類,包括鳥臀目當中,鳥腳亚目及頭飾龍類的共同原始物種[5][6]。
另一個品種
彭光照在其1992年的較詳細描述中,在靈龍屬中加入了另一個新種。這個種稱為多齒鹽都龍(學名Yandusaurus multidens)。由於這個種並非屬於鹽都龍屬及牠與勞氏靈龍的相似,牠於是被更名為多齒靈龍(Agilisaurus multidens)[7]。
其他科學家卻不認同這個種屬於鹽都龍屬或靈龍屬。於2005年,這個種再一次被分類在只有牠自己的屬中。這個屬稱為何信祿龍[5]。幾個研究亦同意這個種比靈龍較衍化[3][5][6]。鹽都龍及何信祿龍都是在大山鋪中被發現。
古生物學
在2011年,科學家比較數種恐龍、現代鳥類與爬行動物的鞏膜環大小,提出靈龍可能是晝行性動物;而其他大型植食性恐龍則多可能屬於無定時活躍性的動物,覓食、移動行為跟白天黑夜沒有正相關,只休息短暫時間[8]。
參考資料
- ^ 彭光照,1990年:四川自貢小型鳥腳類一新置。自貢恐龍博物館通訊,2期,19-27頁。
- ^ Weishampel, D.B., Jianu, C.-M., Csiki, Z., & Norman, D.B. Osteology and phylogeny of Zalmoxes (n.g.), an unusual euornithopod dinosaur from the latest Cretaceous of Romania.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03, 1: 65–123.
- ^ 3.0 3.1 Norman, D.B., Sues, H-D., Witmer, L.M., & Coria, R.A. 2004. Basal Ornithopoda. In: Weishampel, D.B., Dodson, P., & Osmolska, H. (Eds.) The Dinosauria (2nd E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393-412.
- ^ Xu X., Forster, C.A., Clark, J.M., & Mo J. 2006. A basal ceratopsian with transitional features from the Late Jurassic of northwestern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doi:10.1098/rspb.2006.3566
- ^ 5.0 5.1 5.2 Barrett, P.M., Butler, R.J., & Knoll, F. 2005. Small-bodied ornithischian dinosaurs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Sichuan, Chin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5(4): 823-834.
- ^ 6.0 6.1 Butler, R.J. 2005. The 'fabrosaurid' ornithischian dinosaurs of the Upper Elliot Formation (Lower Jurassic) of South Africa and Lesotho.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45: 175–218.
- ^ 彭光照。四川自貢大山鋪的勞氏靈龍[J]。古脊椎動物學報,1992年,30(1):39-53。
- ^ Schmitz, L.; Motani, R. Nocturnality in Dinosaurs Inferred from Scleral Ring and Orbit Morphology. Science. 2011, 332. PMID 21493820. doi:10.1126/science.1200043.
- Butler, Richard J.; Upchurch, Paul; and Norman, David B. The phylogeny of the ornithischian dinosaurs.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08, 6 (1): 1–40. doi:10.1017/S1477201907002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