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瀑布模型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瀑布式开发

瀑布模型(英語:Waterfall Model),亦稱瀑布模式,是於1970年由溫斯頓·W·羅伊斯英语Winston W. Royce等人所發展之系統發展生命周期的模型。該模型將系統發展的過程,大致區分為四個階段:分析、設計、實作、測試,其並且明確的定義每一階段中的工作。當完成一個階段的工作以後,才會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工作。而依照該模型的系統發展的過程,即如同瀑布一般。經過改良的瀑布模型,在發現上一個階段的工作不夠完善時,尚可以回溯至上一個階段中。[1]

階段

同瀑布模型的大规模的、不频繁的发布頻率(通常以“季”或“年”为单位)相比,敏捷開發模型提升了发布频率(通常以“天”或“周”为单位)

瀑布模型,沒有明確的規定系統開發的過程,應該劃分成多少個階段。當問題較小或是較單純時,其所劃分之階段,可能少至三個。例如:分析階段、設計階段、實施階段。若面對的問題較大或是較複雜時,其所劃分之階段,可能即需要再細分至十個。例如:在分析階段中,細分為可行性分析階段、需求分析階段、系統分析階段;在設計階段中,細分為概念性設計階段、細部設計階段;在實施階段中,細分為程式編輯與單元測試階段、整合測試階段、安裝與系統測試階段、教育訓練階段、操作與維護階段。[2]

優點與缺點

當運用瀑布模型來開發小型的系統或是較為簡單的系統時,在每一階段中所必需交付的文件與任務,對於系統開發者而言,是較為明確的,並且是易於管理的。不過,該模型的缺點,是必須直到系統開發的最後階段,才會有成果出現,而使得系統開發的風險,比起其它系統發展生命周期模型而言,是較高的。另外,若是在分析階段中的工作,做得不夠明確與嚴謹,則在設計階段與實作階段中的工作,將難以實行。[3]

参考文献

本條目部分或全部内容出自以GFDL授權發佈的《自由線上電腦詞典》(FOLDOC)。

註釋

  1. ^ 林祝興、張明信作. 《資訊安全概論》. 臺北市: 旗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 頁11–2–11–4. ISBN 9789863126843 (中文). 
  2. ^ 吳仁和.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 臺北市: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2022: 頁29–31. ISBN 9789575116446 (中文). 
  3. ^ 林祝興、張明信作. 《資訊安全概論》. 臺北市: 旗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 頁11-3. ISBN 9789863126843 (中文). 

参见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