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翅真鯊
(重定向自乌翅真鲨)
烏翅真鯊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软骨鱼纲 Chondrichthyes |
亚类: | 鲨总目 Selachimorpha |
目: | 真鲨目 Carcharhiniformes |
科: | 真鯊科 Carcharhinidae |
属: | 真鯊屬 Carcharhinus |
种: | 烏翅真鯊 C. melanopterus
|
二名法 | |
Carcharhinus melanopterus | |
異名 | |
|
烏翅真鯊(學名:Carcharhinus melanopterus),又名污翅白眼鮫、黑翼鯊、伯爵鯊、黑鰭鯊或黑鰭礁鯊,為軟骨魚綱真鯊目真鯊科的其中一種,是一種生活在熱帶及溫和海洋的鯊魚。被IUCN列為易危保育類動物,牠經常被誤會為黑邊鰭真鯊(學名:Carcharhinus limbatus)。
分佈
烏翅真鯊是現今在印度、太平洋及加勒比海珊瑚礁附近淺水區(有時會在30厘米深的淺水區)最常見的鯊魚之一。牠們生活在20℃至27℃水溫的海洋,並且不會冒險進入一些遠離海洋的熱帶湖或河流中。
外表
就如牠的名字所言,烏翅真鯊的胸鰭及背鰭的頂端是黑色的,而下部是白色。牠們身體上半部的皮是呈褐色。最大的烏翅真鯊可達3.5米長。牠的前端是呈圓鈍的。一種稱為灰珊瑚鯊的鯊魚外形與牠很相似,但從其較粗狀及灰色的身體及沒有黑端的背鰭,就能分辨牠們。由於烏翅真鯊體型較小,所以並不認為是人類的威脅。
攝食
生殖、行為及與人類的接觸
烏翅真鯊是胎生的,每胎約有2至4頭小鯊。母鯊的懷胎期為16個月。出生的小鯊約為33至52厘米長。
烏翅真鯊並非群居的,但卻有時會一小群出沒。一般烏翅真鯊都是較害羞的,但卻會對潛水員及水肺潛水員感到好奇。與其他鯊魚無異,當牠們感覺到危險時,會把身體捲曲成S型。除非是感到憤怒,否則牠們是無害的。一些情況如用手餵食或以矛捕魚,加上低視野,都會令烏翅真鯊感到憤怒。
烏翅真鯊是少有能跳躍出水面的鯊魚,這種行為稱為「躍身擊浪」。牠們亦會在海面徘徊。
數量下降
烏翅真鯊有時會被漁業混獲及丟棄。牠們的數量,與其他鯊魚一樣亦在下降。由於牠們的鰭會作為珍貴的魚翅,牠們的鰭在被捕獲時會被切去,而鯊魚本身會被丟回海中等待死亡。這可能是烏翅真鯊數量減少的原因。
参考文献
- Carcharhinus melanopterus. ITIS. 2006 [23 January, 2006].
-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05). Carcharhinus melanopterus. FishBase. Version 2005-09.
外部連結
- ^ Simpfendorfer, C.; Yuneni, R.R.; Tanay, D.; Seyha, L.; Haque, A.B.; Fahmi; Bin Ali, A.; Bineesh, K.K.; Gautama, D.A.; Maung, A.; Sianipar, A.; Utzurrum, J.A.T.; Vo, V.Q. Carcharhinus melanopter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20, 2020: e.T39375A58303674 [3 June 2023]. doi:10.2305/IUCN.UK.2020-3.RLTS.T39375A58303674.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