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丹拿山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丹拿山村
丹拿山邨
Tanner Hill Estate
遠眺前丹拿山邨空地(2009年)
概要
類型資助房屋:出租單位
地點香港東區
地址北角
坐标22°17′N 114°12′E / 22.29°N 114.2°E / 22.29; 114.2
托建方 香港房屋協會
入伙年份1960年
拆卸年份1996年(36年樓齡)
技术细节
座数2座
其他信息
住宅套数590[1]
地圖
地图

丹拿山邨(英語:Tanner Hill Estate)是原位於香港北角丹拿道香港房屋協會出租屋邨,現已拆卸。

簡介

丹拿山邨前稱「書局街廉租屋宇」,由於當時屋宇建設委員會北角邨亦是位於書局街,房協避免公眾誤會,加上政府將該地方命名為丹拿山區,所以房協亦將此屋邨改名為丹拿山邨。

丹拿山邨(Tanner Hill Estate)位於北角丹拿道(Tanner Road),由周耀年李禮之建築師工程師事務所設計。該屋邨共有兩座大廈,分別是黃鶴樓(Yellow Stork House,丹拿道2號)及松樹樓(Pine Tree House,丹拿道4號),於1960年及1961年落成。1996年底房協計劃拆卸丹拿山邨,當時估計受丹拿山邨重建計劃影響的家庭為563個,住戶人數共2,260名。房協在港島區物色到最少五個租住公共屋邨供安置受影響家庭之用,其中包括健康邨第一期及第三期、勵德邨明華大廈漁光邨,及後更有居民獲安置到非房協管理的北角邨。此外,房協亦讓受影響家庭優先選購住宅發售計劃的單位,因此有很多住戶在經濟能力許可下都購置健康邨第二期的單位。

為配合北角站擴建工程興建通風大樓,丹拿山邨在九十年代拆卸[2],但拆卸後的土地一直丟空;房協原欲興建資助出售房屋(即居屋),但由於政府2000年決定暫停興建居屋,房協遲遲未能展開工程。政府更曾經提出收回地皮興建公屋。直到2008年房協才決定將該地重建成三幢高尚住宅式長者房屋,門牌改為丹拿道3號,並於2009年3月24日動工興建北角丹拿山長者屋-雋悅,2015年落成入伙,因入住門檻高、以富貴長者為對象,而有「白金長者屋」之稱[3]

丹拿山邨未拆卸時,可以斜路或石級路直達。斜路可以人車並行,約為兩條行車線的闊度,由現時丹拿花園正門右面向上行。石級路有百多級,由七姊妹道與書局街交界處上(即現時有路牌上香花徑的上山路,不過從前是一條無蓋石屎石梯)。沿石梯上,至後段有分岔路轉上寶馬山,中段設有涼亭,涼亭設有椅子。由於以前寶馬山學校區交通不便,曾是眾多學生回校回家的必經之地。

丹拿山邨松樹樓大堂位置,設有一士多名為「松園士多」,除有糧食出售外,更有石油氣火水送貨服務,利便當時居民。

參考文獻

  1. ^ 1.0 1.1 丹拿山邨 - 香港房屋協會. www.hkhs.com. 香港房屋協會. [24 February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4). 
  2. ^ Kong, Ashley. 房協富貴老人屋「雋悅」八成八未入伙. Harbour Times. 2016-08-10 [2020-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4). 
  3. ^ 丹拿山長者屋 入住身家須千萬 補地價每呎達萬元 「中六合彩也住不起」. 香港經濟日報. [2020-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