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Es91213/備忘錄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備分1

先說關於破壞的部分,你既然都說我的編輯行為是「破壞」了,為何不完整講出我的編輯是屬於哪一種破壞?該不會又是我之前所提的「自定義破壞」了吧?我可不像因為背負一條「自定義破壞」就被禁止編輯了。

我也不懂明明是符合方針規定的編輯為何還要先取得共識?不過如果你真的要的話維基百科:互助客棧/條目探討/存檔/2015年2月#建議將所有「中華民國-X關係」及「中華人民共和國-X關係」併入「中X關係」Talk:中國/存檔5#目前大多有關「中國」的條目敘述很令人心寒啊! 都有支持中梵關係及與我類似理念的方案,也有用戶告訴我「加強執行方針」。當然這些不是共識,但至少證明這不單單只是我一人的想法,絕不會不如其他某些人自己討論出的「共識」。最令我完全無法接受的就是明明是將條目內容修改以符合方針,卻被人說是破壞,還被威脅將禁止编及維基百科?我的話說的差不多了,接下來我想聽聽你的理由。

Owennson最後也沒說什麼。至於春卷對於我的行為根本沒任何評論。只是將目前的情形再講述一遍,並認為「不能貿然推行(也就是說,不能自行分併條目),不然會引起社群部分成員(先不管數量)不滿。」當然我並不認同這句話,之前質疑我類似編輯的大陸用戶到最後也無話可說,因為我的確是按照方針修改。如果每次編輯都要讓每人滿意,那豈不是乾脆別編輯了?這哪會是禁止更動條目的理由。我當時沒回就是因為我認為春卷跟你想的不一樣,回覆他沒有太大意義。你與其叫我再跟他談還不如直接引用他說過的話,或是把自己內心的想法完整講出來。(民國104年7月7日在User_talk:Carrotkit,現已移至User_talk:Carrotkit/無理取鬧)


你提出的理由證明你根本就沒有看我的回覆,我當初已經說了「如果不是BIAS方針我連討論都未必會加入,更何況是修改呢?」,光是這句話就可以把那句「反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破壞者為宣傳政治觀點而刻意違反慣例」的那句無據推論的文字給推翻了。至於第二句「事前沒有與任何編者討論,他的方案亦不受其他編者認同」根本自相矛盾,沒有「討論」何來「不受認同」?難道有用戶竟願意拿「我的方案」另外跟其他用戶討論?我提出的相關證明維基百科:互助客棧/條目探討/存檔/2015年2月#建議將所有「中華民國-X關係」及「中華人民共和國-X關係」併入「中X關係」Talk:中國/存檔5#目前大多有關「中國」的條目敘述很令人心寒啊!都證明有人支持類似甚至是我自己的提議。還是你要說「要得到所有用戶的認同才能更動」?而且說真的那「慣例」可不是只有我不認同而已,春卷也說目前根本沒有達成「共識」,那「慣例」難道比「方針」還神聖?還有說句題外話,我回退你第三次回退時就提醒這是第三次了,你說「你沒注意」不就代表你根本沒仔細看我的編輯摘要?以上都不是我第一次提,若你肯耐心看完並拿出誠意談就不會搞到現在這麼難堪。方針的部分我看我還是有機會在說吧,這部分我想說的太多了。你唯一理性的地方就是把自己的回退給回退了,這點的確令人敬佩,如果你在面對這件事能拿出這份理性也不會搞到現在這麼難堪。

我說樓上那位被叫來參與討論的,你會先闖紅燈再去質疑交通條例嗎?「WP:BIAS」關於兩岸國體政治方面或許就如你所說「不總是正確」,但是我個人沒有看到在其討論頁有任何一個結論是認為「中國」可以當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沒有成功推翻過去的解釋自然只能依照目前的方針編輯,不然憑什麼無視方針,任其所欲的編輯?至於你提出的「香港回歸vs.香港主權移交」我不知道你想證明什麼,如果你是說英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唯一合法政權的話,方針也早說過「縱然聯合國及世界上大部份獨立國家都已經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但維基百科應該反映中立的現實,從而應認為「中國」一詞不應該與任何單一獨立政治實體或政府相同。」,所以我看不出你所謂的「不總是正確」。

在這我把剛才沒說的講出來,自從我得知BIAS方針後,就盡力修正任何不服方針的文字。結果發現這方針竟然被許多用戶給直接無視,試圖修正還遭到阻擾;我想當然是自身意識形態所導致。最嚴重的就是當今中國外交的系列條目,根本是「上面講上面的,我說我說」,我到現在即使看過討論內容還是好奇為何能通過這「慣例」。所以我2月在互助客棧藉由提出這問題順便強調此方針,回應卻不竟理想,還被說是挑起衝突;搬出方針後某用戶的不削言語到現在還在上頭。讓我感到原來BIAS竟如同一紙廢文。後來我還去特地去確認方針的地位,知道方針如同「維基百科的法律」後,自然決定繼續修正。但無視的用戶實在太多了,感覺整個維基根本沒人把這方針當回事般。所以就有我5月時在互助客棧的悲憤之語。沒想到先是有用戶告訴我「加強執行方針」,過了一段時間我再回來看竟然已經討論一大串了,而且風向還朝向我這邊,之前堅決反對的春卷到那時也轉變成中立。至少證明有同樣想法的用戶不只我一人。我那時就如同看見一道曙光,決定改變「無視方針」的現況。

我曾經捫心自問自己是否在曲解方針,所以想當出這段文字被制定的理由。結論就是為了避免像今天一般的衝突而制定的,也就是不希望「中國」一詞被用作與現時屬中華人民共和國管治下的地區,或與未包含香港及澳門的「中國大陸」同義。如今許多用戶都無法理解當初用戶的用心良苦,卻又沒有更好的說法(也是,那章節被制定到現在也才不過十年,兩岸還不是依舊如故);連去質疑方針的力氣都不願意出,直接無視便是,「反正沒人去鳥什麼BIAS,一切看誰人數多」。這種現象算是維基百科的悲哀嗎?(民國104年7月9日在維基百科:當前的破壞/存檔/2015年7月)

備查IP

114.136.20.71
61.228.3.95
警告IP用戶 下一次放上無根據文字將會直接提報破壞,請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