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神奈川沖浪裏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神奈川沖浪裏
藝術家葛飾北齋
年份1831-1833年(天保二至四年)
類型木刻版畫
尺寸25.7 cm × 37.9 cm(10.1吋 × 14.9吋)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神奈川沖浪裏
假名かながわおきなみうら
平文式羅馬字Kanagawa-oki Nami Ura

神奈川沖浪裏》(或記作《神奈川沖裏》[1])是日本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創作的木刻版畫,出版於1831年至1833年間,是冨嶽三十六景系列作品。該畫以富士山為背景[2],描繪了「神奈川沖」(即神奈川外海,現橫濱市神奈川區對出的海面上)的巨浪掀卷着漁船,船工們爲了生存而努力抗爭的圖像,是葛飾北齋的代表作,也是舉世聞名的日本藝術作品[3]。該作品出版時印製了數千幅,但現存於世的估計僅有數百幅,部分收藏於大英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等大型博物館

作品

構成

本作品高25.7厘米,寬37.9厘米,是由大浪、3隻船以及背景富士山這三個要素構成的大畫幅橫繪畫作[4]。完成之後在畫面左上角署名補完。該畫在葛飾北齋近70歲時創作,鷹爪般的浪花與日本琳派大師尾形光琳的《波濤圖》一脈相承,又受到西方現實主義藝術的啟發,採用線性透視中低地平線的手法以營造強烈的空間感,在印刷時,描繪的海浪使用了當時歐洲流行的顏料「普魯士藍」,描繪船隻的黃色和描繪天空的粉紅色則為植物染料。

富士山

作為冨嶽三十六景主題的富士山被繪於畫面中央靠下的背景中。對於日本來說,富士山是神聖的國家的象徵[5],也是美的象徵[6]。將本來雄偉的富士山畫得很小,和前景的巨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7]。地平線附近的暗色和仿佛被照亮的,被雪覆蓋的山頂,表達了現在是清晨,而太陽是從觀賞者這側升起的。上空的積雨雲讓人感覺現在應該有暴風雨,然而畫中卻並沒有下雨[8]

畫面中描繪了3隻被巨浪翻弄的船。這些船是當時從房總半島江戶城運送活魚的押送船日語押送船[8]。船上有8名抱緊船槳的划船手,在船頭還能看到2名以上的乘客,畫面中大約有30人[8]。人們僵直在船中,和運動的浪形成對比[7]

畫面截取了大海波濤洶湧,風大浪高的瞬間。構圖中大浪的曲線描繪成弧形,令富士山成為這弧形的中心。浪尖飛散出的浪花四濺,仿佛降在富士山的雪[3]。最後面的船和浪高幾乎相等,押送船一般長約12到15米,北齋將垂直高度伸長了30%左右,因此推測浪高應在10到12米[8]

有人認為這個巨浪就是海嘯[9]。這個解釋最早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再之前的130年中,都認為是通常常見的大浪。因為北齋生活的年代中,關東、關西均沒有大的波浪發生過,因此有可能是聽說過1792年九州雲仙岳噴發情況後創作的。但是本作品中描繪的大浪並不是縮短波長的海嘯[8]

署名

署名

畫面左上角的落款寫着畫的標題和署名。長方形的框裏寫着標題是「冨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裏」。它左邊寫着的署名是「北齋改爲一筆」,直接把「北齋」改為「為一」(いいつ)。北齋在其生涯中改過30次號[3]

冨嶽三十六景中,除了「北齋改爲一筆」之外,他還用過「前北齋爲一筆」以及「北齋爲一筆」的署名[10]

現存

《神奈川沖浪裏》在出版時共拓印出了數千幅作品,據估計有五千至八千幅在當時以廉價出售,屬於人氣頗高的商業出版物[3],在1842年,單張售價定為十六文,時值兩碗面的價錢,大部分作為紀念品售予到富士山遊覽的遊客和朝聖者,但由於戰爭、地震、火災和其他自然災害,時至今日,據估計只有數百幅存世,主要由墨田北齋美術館大英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維多利亞國立美術館皇家藝術與歷史博物館法國國家圖書館東京國立博物館等機構收藏,部分則由個人收藏家珍藏。

該畫作在全球藝術品拍賣市場也是廣受歡迎的藏品[11]。由於沒有編號證實哪些是初版,故由保存狀態決定其價值,一級狀態仍保有原畫藍色輪廓,二級狀態則變成黑色輪廓。在2021年3月的佳士得紐約亞洲藝術周中,一幅《神奈川沖浪裏》以超最低估價10倍的159萬美元成交價售出[12]

影響

德彪西交響詩《海》於1905年發行時的總譜封面

作為日本浮世繪經典之作,《神奈川沖浪裏》自面世而來激發了很多藝術家的創作靈感[13]。該作品在1870年代傳入歐洲後曾引起轟動[3]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奈對其推崇備至,這幅作品至今仍收藏於他在吉維尼故居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梵高在寫給弟弟特奧的信中大力誇讚此作,在創作《星夜》曾參考這幅畫的構圖及色彩。法國作曲家德彪西在書房上長掛該作,受其影響創作出交響詩大海》(La Mer),並請雅克·杜朗以其為摹本作為首版樂譜封面。

2024年新版的一千日圓紙幣背面圖案

20世紀以來,《神奈川沖浪裏》以「Great Wave」(巨浪)之名在全球流傳,因其在國際上的知名度,被廣泛應用在各類日常物品、商業廣告流行文化當中[3],是世界上被再創作次數最多的畫之一。作為代表日本的象徵性文化符號之一,《神奈川沖浪裏》被選為日本銀行令和六年(2024年)發行的新版一千日圓紙幣背面圖案[14][15]

參考文獻

  1. ^ 《日本史B 新訂版》(高等學校地理歷史科用教科書。平成9年3月31日文部科學省檢定。教科書編號:7實教 日B 582)p 215。
  2. ^ 浮世繪版畫. [2009-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02). 
  3. ^ 3.0 3.1 3.2 3.3 3.4 3.5 Kanagawa-oki nami-ura 神奈川沖浪裏 (Under the Wave off Kanagawa). 大英博物館. [2013-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2) (英語). 
  4. ^ Katsushika Hokusai: The Great Wave at Kanagawa.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2013-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14) (英語). 
  5. ^ Under the Wave off Kanagawa (The Great Wave) by Hokusai (1760–1849). [2010-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1) (英語). 
  6. ^ El Monte Fuji como Objeto Artístico. Nipponia. [2013-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8) (西班牙語). 
  7. ^ 7.0 7.1 冨嶽三十六景 神奈川沖浪裏. 千葉市美術館日語千葉市美術館. [2013-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8) (日語). 
  8. ^ 8.0 8.1 8.2 8.3 8.4 What kind of a wave is Hokusai's Great wave off Kanagawa?. 王立協會. [2013-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5) (英語). 
  9. ^ International Tsunami Information Center. International Tsunami Information Center. [2021-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4). ,背景插圖。
  10. ^ Hokusai, Les Trente-six vues du mont Fuji. 法國國家圖書館. [2013-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法語). 
  11. ^ 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 浪潮席捲西方藝壇 《神奈川沖浪裏》為拍賣珍品. 明周文化. 2021-04-28 [2021-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8) (美國英語). 
  12. ^ KATSUSHIKA HOKUSAI (1760-1849). www.christies.com. [2021-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7) (英語). 
  13. ^ 神奈川沖浪裏(かながわおきなみうら). 山梨縣立博物館日語山梨県立博物館. [2013-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0) (日語). 
  14. ^ 新1万円札「渋沢栄一」紙幣デザインを発表 5年後めど発行. NHK. 2019-04-09 [2019-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日語). 
  15. ^ 日將全面更換紙鈔 防偽升級「偉人」換人當. 蘋果日報. 2019-04-09 [2019-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