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石楠
澳石楠 | |
---|---|
粉紅澳石楠 | |
科學分類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菊類植物 Asterids |
目: | 杜鵑花目 Ericales |
科: | 杜鵑花科 Ericaceae |
屬: | 澳石楠屬 Epacris |
種: | 澳石楠 E. impressa
|
二名法 | |
Epacris impressa | |
澳石楠,是杜鵑花科澳石楠屬的一種木本植物,原產於澳洲的東南部。花色為粉紅色的品種又稱為粉紅澳石楠,是澳洲維多利亞州的州花。
形態特徵
直立性灌木,株高一般在0.5-1公尺左右,最高可以長到2-3公尺高。葉小,長0.8-1.6公分,葉尖端銳尖似刺。晚秋至早春開花,花白色、粉紅色或紅色,沿著莖密集生長;花管狀,長1-2公分。花筒基部有五個陷入的凹痕,種小名impressa是「有印痕的或有凹痕的」的意思,就是形容這種特徵[2][3]。果實為蒴果,長3.3-3.5公釐[4]。
吸蜜鳥科的鳥類,例如東部尖嘴吸蜜鳥(Eastern Spinebill),會吸食澳石楠的花蜜,吸蜜鳥吸食花蜜時,澳石楠的花粉會附著在鳥頭的羽毛上,當它到另一朶花吸蜜時,同時也幫助澳石楠完成異花授粉。[5]
分佈
澳石楠常見於南澳洲的洛福迪山脈(Mount Lofty Ranges),經過維多利亞州南部,往北至新南威爾斯南部,最遠到達克萊德河(Clyde River)的一大片區域內,生長在沿海地區和丘陵地帶附近。
在維多利亞州的格蘭屏(Grampians)和小沙漠(Little Desert)地區也有分佈。廣泛的分佈在塔斯馬尼亞。
象徵
澳洲的維多利亞州在1958年公告粉紅澳石楠為州花[6]。維多利亞州也是澳洲的所有州中第一個有州花的州[7]。
澳洲在1968年發行州花郵票,其中面額13分的郵票就是維多利亞州的州花粉紅澳石楠。[7][8]
分類
澳石楠的模式標本是由法國植物學家Jacques Labillardière(雅克·拉比拉迪埃爾)於1793年在塔斯馬尼亞採集的,他在1805年描述了這種植物的特徵,並將它命名為Epacris impressa,也就是現在使用的學名[1]。
品種
- 'Bega'(比加)-來自新南威爾斯州比加的品種,花鮮紅色。[3]
- 'Cranbourne Bells'(克蘭伯恩之鐘)-來自維多利亞州克蘭伯恩的品種,在克蘭伯恩皇家植物園附近發現的品種[9]。重瓣品種,花含苞待放時呈淡粉紅色,之後花色逐漸變淡,至完全開放時變為白色[10]。
- 'Double Pink'(重瓣粉)-重瓣品種。
- 'Grampians'(格蘭屏)-花淡粉紅色。
- 'Grandiflora'(大花)-單瓣品種,葉及花比其他品種更大。
栽培
英格蘭在1825年時就已經引入澳石楠栽培,但是大多數種在溫室內,種在室外時易遭受霜害[7]。
澳石楠喜歡生長在濕潤且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裡[7]。也可以栽種在濱海的花園裡,不過種的位置需選擇有掩蔽的地方[11]。以播種及扦插繁殖,不過這兩種繁殖方式都很困難,扦插時,插穗採自花停止開放後長出的枝條,以六個星期大的頂芽嫩枝最佳,扦插後放在噴霧床下約二十個星期可以得到最滿意的效果[12]。
參見
參考資料
- ^ 1.0 1.1 Epacris impressa Labill.. Australian Plant Name Index (APNI). Integrated Botanical Information System (IBIS). [2011-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9).
- ^ Corrick, M.G. and Fuhrer, B.A. Wildflowers of Victoria and adjoining areas. Australia: Bloomings Books. 2001. ISBN 1876473142.
- ^ 3.0 3.1 Epacris impressa. Australian Native Plants Society (Australia). [2010-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22).
- ^ Epacris impressa. PlantNET - New South Wales Flora Online. Royal Botanic Gardens & Domain Trust, Sydney Australia. [2010-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7).
- ^ Common (or Pink) Heath. Fact Files. Parks Victoria. [2010-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6).
- ^ The Common Heath. Symbols and Flags. Department of Premier and Cabinet. [2010-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17).
- ^ 7.0 7.1 7.2 7.3 Common Heath. Floral Emblems of Australia. Australian Botanic Gardens. [2010-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7).
- ^ Epacris impressa. Australian Plants on Postage Stamps. Australian National Botanic Gardens. [2010-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5).
- ^ Flora of Melbourne. Ringwood, Victoria: Society for Growing Australian Plants Maroondah, Inc. 1991. ISBN 0909830428.
- ^ Epacris 'Cranbourne Bells'. Descriptions of Registered Cultivars. Australian Cultivar Registration Authority. [2010-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4).
- ^ Greig, D. The Australian Gardener's Wildflower Catalogue. Australia: Angus & Robertson. 1987: 152. ISBN 0207154600.
- ^ Conomikes, Melanie. Epacris impressa Labil: Inoculation of cuttings with ericoid mycorrhizal fungusand DNA fingerprinting of floral races - Final Report to the Australian Flora Foundation (PDF). February 2008 [2010-04-2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