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包世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清代學者像傳》之包世臣像
包世臣76歲時所寫的草書錄書譜軸,故宮博物院

包世臣(1775年—1855年),字慎伯,晚號倦翁安徽涇縣人,清朝書法家,此外,他也創作過《說儲》等作品討論當時的農業經濟[1]

生平

包世臣自幼家貧,但勤於詞章,並喜談國事。其父是鄉村塾師,他曾和父親一起在家裡種菜為生。嘉慶十三年(1808年)中舉,十三次會試均落第,直到晚年才被舉薦為江西新喻縣縣令[1]

書法

他一生貧困,但「他業屢遷,唯好書數十年不改」[2]。其子包誠說他:「中年學書,由歐、顏入手,轉及蘇、董,後肆力北碑,晚習二王,遂成絕業。」[3]

他5歲開始學習「應試書」(館閣體),書體學自趙孟頫,但因為家貧沒有藏帖,寫得並不好,直到20歲才有一點成就,他自述:[3]

到25歲時,他請教同鄉翟同甫,後者以蘇軾《西湖詩帖》舉例,說「學此以肥為主,肥易掩丑也」,因此筆法轉而變肥,這影響了他後來一生的書法。[3]

包世臣正式學習書法始於26歲:「餘年廿六而後學,四十而後知」。26歲時,他開始學習王羲之,曾臨摹《蘭亭序》數十遍,曾說:「於中吾尤愛,神龍《蘭亭》本。《畫贊》亦超然,俗刻皆奴算。日仿此二刻,搶鋒出趯管。」[3]

1802年,他結識錢魯斯鄧石如,並成為鄧石如的弟子。30歲時,他學習了歐陽詢顏真卿虞世南《孔子廟堂碑》和《淳化閣帖》。到41歲,又開始注重執筆和運筆。[3]

40歲後,其書法以北碑為基調,認為草書也應當具有「篆分遺意」。45歲時他客居濟南,得到很多塊北朝碑版。後來更根據北碑對二王進行了自己的解讀。[3][4]

道光二十二年(1842)六月二日,包世臣回南京定居於雞籠山籌市口,絕意仕途,賣字為生。但晚年視力衰退嚴重,嚴重影響了他的創作。77歲時他在《論書十二絕句四屏條》中說:「已目昏日甚,不得已夾一目為之。點畫間有遺落及筆到而墨不到之處,不復可以言書」。[3]

理論

他推崇北碑,曾說:「古人論真行書,率以不失篆分遺意為上,後人求其說不得,至以直點斜拂形似者當之,是古碑斷壞、匯帖障目、筆法之不傳久矣」。對此,在其書法著作《藝舟雙楫》中,他提出了「中實氣滿」、「以碑補貼」等理論。[2]

包世臣思想,反對脫離民事,文章也大都關切時務政事。他反對傳統「重農抑商」政策,以「好言利」自許,提出「本末皆富」為「千古治法之宗」、「子孫萬世之計」;他又提出「生齒日繁,地之所產,不敷口食」的「人多致貧」論。他堅持經世致用之學,對鴉片戰爭前後的社會和經濟問題,作了較為廣泛的探討,主張具有進步意義的社會改革,在當時社會上有一定影響。

評價

包世臣自認為是「右軍後一人」,但實際上很多人認為他所學不精,王潛剛說:「慎伯生平談北碑,然所習者《鄭文公》、《雲峰山》柔婉一派,於《牛橛》、《楊大眼》、《嵩高靈廟》、《吊比干文》等碑絕不關涉,殆自知腕力弱,不宜學雄強之書耶」、「慎伯真書雖以北碑為號,實則見鄧山人學《述聖頌》而亦學呂向書,直襲其貌。《藝舟雙楫·論書》亦未言及此碑。」何紹基也說:「包慎翁之寫北碑,蓋先於我二十年,功力既深,書名甚重於江南,從學者相矜以包派。余以橫平豎直四字繩之,知其於北碑未為得髓也。」[3]

著作

『安呉四種』(道光24年初刊):《中衢一勺》、《藝舟雙楫》、《管情三義》、《齊民四術》。

參考文獻

  1. ^ 1.0 1.1 魏文享 林美云:包世臣与19世纪早期中国的农业改革. 愛思想. [2023-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4). 
  2. ^ 2.0 2.1 包世臣《艺舟双楫》书法理论的思想内核. 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 2019-01-20 [2023-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4).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金丹.包世臣書法分期及其風格述評[J].書畫世界,2008(05):4-18.
  4. ^ 李旺.碑帖情結的交融與衝突——論包世臣的草書觀[J].大學書法,2022(03):131-137.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閱讀此作者作品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清史稿/卷486》,出自趙爾巽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