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曼寺
清曼寺 วัดเชียงมั่น | |
---|---|
基本信息 | |
国家 | 泰国 |
位置 | 泰国 清迈是蓬区 |
宗教 | 上座部佛教 |
本尊 | 释迦牟尼佛 |
开山时间 | 1297年 |
地图 | |
清曼寺(泰语:วัดเชียงมั่น,英语:Wat Chiang Man),又称昌挽寺,位于泰国北部 清迈市的是蓬区(Tambon Si Phum),该寺历史悠久,是清迈古城的第一座佛寺,由兰纳王国的第一任国王孟莱王(King Mengrai)于1297年亲自监督兴建,寺庙融合了兰纳与斯里兰卡的建筑风格[1]。
历史
孟莱王于1296年选定素帖山(Doi Suthep)山脚兴建新都“清迈城”,当时兰纳王国的盟友帕尧王安孟及兰甘亨大帝都派了大量人力来协助兴建新城,由于泰国为佛教国家,三位国王一致认为应该兴建一座佛寺,祈求佛力的护佑。隔年孟莱王便在新城的北侧建寺,赐名为清曼寺[2],成为清迈的首座皇家佛寺,该寺也是孟莱王当时的临时行宫。
清曼寺约于孟莱王朝第九任国王提洛卡拉王(King Tilokaraj)时期坍塌,国王于1471年下令以铁矾土重建。1551年清迈城被缅甸东吁王朝占领,清曼寺因而荒废数年,直到1558年,缅甸国王勃印曩(Bayinnaung)下令重修佛塔、佛殿,并增建藏经阁[2]。
清曼寺的主佛殿为兰纳式建筑,重建后曾于1920年再度修整,殿内主尊供奉的坐姿持钵释迦牟尼佛像,造于1465年。侧殿玉佛寺内供奉了两尊古老珍贵的佛像,一尊是只有20多公分的大理石佛像(Phra Sila),据传来自八世纪的南印度锡兰古国(斯里兰卡),佛像上镶满了宝石,相当珍贵。当地民众认为佛像具有降雨的力量[3],每年四月初雨季开始前,佛像就会被请出来巡视各地,以祈求该年雨水丰沛。另一尊高约10公分的水晶佛像(Phra Sae Tang Khamani),距今约有1800多年的历史,造于罗涡国时期,后被带到哈利奔猜王朝的首都南奔府,孟莱王在攻陷南奔时获得水晶佛像,后来便将水晶佛像请到清曼寺供奉。水晶佛像历经多次战火仍完好无缺,因此民众认为该佛像能抵御灾难[1]。
主殿后方有一座白底金顶的象驮佛塔,为斯里兰卡式建筑,佛塔的基座有十五只石雕大象,大象的尺寸是比照真实大象的比例来雕刻,因此整座佛塔的规模相当宏伟壮观,可惜年代久远,塔底及石象身上的白色已严重斑剥褪色[1]。
寺内景色
-
清曼寺正殿正面。
-
清曼寺正殿背面。
-
清曼寺正殿内部。
-
戒堂。
-
寺内的僧院。
-
清曼寺正殿后方斯里兰卡风格的石象金塔。
-
金塔底座15只石象的特写。
-
小主殿内有座巨大的佛龛,里面供奉石雕佛像与水晶佛。
-
池中的藏经阁。
-
清迈布帕兰寺内的壁画记录了石象金塔建成时的盛况。
供奉佛像
参见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