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Chengwenhsuan/Sandbox1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一般沙盒

大滿貫賽事戰績表格格式

用不同程式碼都可以達到澳網欄位呈現的效果

指引:
W  F  SF QF #R RR LQ (Q#) A P Z# PO SF-B F-S G NMS NH NQ

W:冠軍;F:亞軍;SF:四強;QF:八強;#R:前四輪;RR:小組賽;LQ:止步資格賽;A:缺席;P:比赛延期;Z#:戴维斯杯/联合会杯组别赛(#表示级别);PO:參與戴維斯盃/联合会杯附加赛;SF-B:奧運會銅牌;F-S:奧運會銀牌;G:奧運會金牌;NMS:非ATP1000大師賽系列;NH:該賽事本年度未舉行;NQ:未入圍。

賽事 1996 1997 1998–1999 2000 2001–2005 2006 2007–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奪冠率 勝–負
澳網 A A A A A W A A A W QF QF 2 / 4 14–2
澳網 A A A A A W A A A W QF QF 2 / 4 14–2
勝–負 6–3 3–1 0–0 2–0 0–0 6–0 0–0 0–1 2–1 14–1 9–3 12–2 7 / 21 54–12

奪冠率 = 奪冠次數 / 參賽次數

大滿貫單打成績匯總

四巨頭形成前期 統治時期 後四巨頭時期
賽季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冠軍率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大滿貫
澳網 資格賽1 第三輪F 第三輪F 第四輪F 第四輪F 冠軍F 四強F 冠軍F 冠軍F 冠軍D 冠軍N 冠軍F 冠軍D 冠軍D 冠軍D 9 / 16 亞軍N 冠軍D 冠軍D 冠軍F 冠軍F
法網 第一輪F 第四輪F 八強F 第一輪F 第一輪F 第四輪F 冠軍N 冠軍N 冠軍N 冠軍N 冠軍F 冠軍N 冠軍N 冠軍N 冠軍N 10 / 16 冠軍N 亞軍D 冠軍D 冠軍N
溫網 第一輪F 第一輪F 八強F 第一輪F 冠軍F 冠軍F 冠軍F 冠軍F 冠軍F 冠軍N 冠軍F 冠軍N 冠軍D 冠軍F 冠軍M 11 / 15 冠軍D 冠軍D 冠軍M 冠軍F
美網 資格賽2 第三輪F 第四輪F 第四輪F 第四輪F 冠軍F 冠軍F 冠軍F 冠軍F 冠軍F 亞軍F 冠軍N 冠軍D 冠軍M 冠軍N 9 / 13 四強D、F 冠軍D 亞軍D 冠軍N

模板:網球主題

如何控制本模板的显示状态
  • 使用{{Chengwenhsuan|state=collapsed}}使本模板显示为折叠(隐藏)状态。
  • 使用{{Chengwenhsuan|state=expanded}}使本模板显示为展开(显示)状态。
  • 使用{{Chengwenhsuan|state=autocollapse}}使本模板仅在页面上有其他相同类型的模板时,显示为折叠(隐藏)状态。
  • 除非另有设定(请见模板代码内的|state=参数),autocollapse为默认状态。




馬克·伍德福德

|accessdate=2013-01-21
en:Mark Woodforde
{{link-en||}}
{{cite web |accessdate=accessdate |language=en |deadurl=no |url=url |title=title |first= |last= |publisher=publisher |date=date |archiveurl= |archivedate=}}

哪一位於2000年退休的澳洲網球選手完成了網球男子雙打生涯金滿貫的成就?

馬克·伍德福德
全名馬克·雷蒙·伍德福德
國家/地區 澳大利亞
居住地 美国加利福尼亞州兰乔米拉
出生 (1965-09-23) 1965年9月23日59歲)
 澳大利亞南澳大利亚州阿德莱德
身高188厘米(6英尺2英寸)(6英尺2英寸)[1]
轉職業年1984
退休年2000
持拍左手持拍(雙手反拍)
職業獎金8,551,305 美元
名人堂2010 (名人堂網站)
單打成績
職業戰績319勝-312負
冠軍頭銜4
最高排名19(1996年4月22日)
大滿貫單打成績
澳網四強(1996)
法網第四輪(1997)
溫網第四輪(1988、1990、1997)
美網第四輪(1987、1988)
其他大型單打賽事
雙打成績
職業戰績647勝–248負
冠軍頭銜67
最高排名1(1992年11月16日)
大滿貫雙打成績
澳網冠軍(1992、1997)
法網冠軍(2000)
溫網冠軍(1993、1994、1995、1996、1997、2000)
美網冠軍(1989、1995、1996)
其他大型雙打賽事
ATP总决赛冠軍(1992、1996)
奧運會金牌(1996)
混雙成績
冠軍頭銜5
大滿貫混雙成績
澳網冠軍(1992、1996)
法網冠軍(1995)
溫網冠軍(1993)
美網冠軍(1992)
團體成績
戴维斯杯冠軍(1999)
奖牌记录
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網球比賽
代表  澳大利亞
金牌 - 第一名 1996年亞特蘭大 男子雙打
銀牌 - 第二名 2000年悉尼 男子雙打

馬克·雷蒙·伍德福德OAM[2](英語:Mark Raymond Woodforde,1965年9月23日),是已退休的澳洲男子職業網球運動員。他與澳洲同胞好手托德·伍德布里奇組成的男子雙打搭檔被稱為伍迪組合英语The Woodies,是網球史上最出色的男子雙打組合之一。他們共贏得11座大滿貫賽事男子雙打冠軍,並且在199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網球比賽中獲得男子雙打金牌,是網球歷史上少數能完成網球男子雙打生涯金滿貫的球員之一。此外他還達成了網球混合雙打生涯大滿貫[3]

內容

伍德福德出生於南澳大利亞阿德雷德,在1984年轉為ATP的職業球員。 他贏得4座單打冠軍,包括他的故鄉阿德雷德錦標賽兩次, 而在大滿貫單打的最佳成績是1996年在澳網打進四強,這是他第38次參加大滿貫賽事才第一次打進四強,是目前史上最多次參賽才打進四強的紀錄[4]

伍德福德最為人所知的是他成功的雙打生涯,共贏得12座大滿貫男子雙打冠軍,包括史上最多的6座溫網冠軍、3個美網冠軍、2個澳網冠軍及1個法網冠軍。其中11個冠軍是與伍德布里奇搭檔,另外一個則是1989年搭檔約翰馬克安諾取得美網冠軍。

他還握有5座大滿貫混合雙打冠軍,包括2個澳網、1個法網、1個溫網及1個美網,總計生涯共有17個大滿貫賽事雙打冠軍。他在1992年11月登上男子雙打排名第一位。

他非常享受生涯中與伍德布里奇搭檔男子雙打得到的偉大成功,結合他的左手底線反擊和伍德布里奇的迅速網前截擊。他們五次獲得ATP年度最佳雙打組合英语ATP Awards#Doubles Team of the Year,伍迪組合合計獲得61個ATP雙打賽事冠軍,而伍德福德個人則有67個ATP雙打賽事冠軍。

伍德福德的另一項生涯經典則是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贏得網球男子雙打金牌,以及在2000年雪梨奧運會獲得網球男子雙打銀牌。

伍德福德代表澳洲參加三次台維斯盃決賽,包括與伍德布里奇同隊在1999年巴黎擊敗法國隊贏得冠軍,結束澳洲13年的冠軍荒。

伍德福的在2000年台維斯盃決賽敗給西班牙之後退休,並在2003年獲聘為澳洲聯邦盃代表隊教練。

ITHOF

馬克伍德福德,是網球史上最佳雙打組合之一的伍迪組合之中的左撇子,與托德伍德布里奇搭檔,這對威風的雙人組贏得61個ATP雙打冠軍,包括11個大滿貫,在網球史上排名第二。伍德福德和伍德布里奇在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期是ATP史上最多雙打冠軍的紀錄保持人,直到2010年被美國布萊恩兄弟打破紀錄。伍迪組合達成溫布頓五連霸(1993年至1997年),在網球史上雙打傳奇如雲的澳洲組合中,他們被各方視為最佳組合。伍德福德曾登上雙打世界排名第一長達84週,在2000年12月退休。

整體而言,伍德福德在生涯中共贏得12個大滿貫男子雙打冠軍(6個溫布頓、3個美網、2個澳網和1個法網)及67個ATP賽事冠軍。12個大滿貫雙打冠軍中有11個是與武德布里奇搭檔奪得的。而他的第一座雙打大滿貫則是與馬克安諾搭檔奪下1989年美網冠軍。此外他還贏得5個大滿貫混合雙打冠軍(2個澳網冠軍、1個法網冠軍、1個溫布頓冠軍及1個美網冠軍)。伍德福德生涯的雙打戰績是647勝-248負。

1996年到1997年間,伍迪組合只差一場勝利就可以贏得男子雙打跨年度大滿貫(或者戲稱伍迪大滿貫),他們連續拿下溫布頓冠軍(擊敗拜倫·布萊克英语Byron Black葛蘭特·康乃爾英语Grant Connell)、美網冠軍(擊敗雅克·艾里廷保羅·哈休斯)與澳網冠軍(擊敗塞巴斯蒂安·拉勒爾英语Sébastien Lareau亞歷克斯·歐布萊恩英语Alex O'Brien),然而在1997年法網冠軍戰卻敗給了叶夫盖尼·卡费尔尼科夫達尼埃爾·瓦采克。伍迪組合另外還拿下2個奧運獎牌,分別是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網球男子雙打金牌及2000年雪梨奧運會網球男子雙打銀牌。

伍德福德的雙打生涯非常成功,遠遠超過他的單打表現,不過他也曾拿下4個巡迴賽單打冠軍。前三個冠軍分別在三年內取得,都是在澳洲舉行的賽事。即便成績不甚理想,他還是持續努力,他在四大滿貫賽的單打最佳表現分別是1996年澳網打進四強,1997年法網打進第四輪,1988年、1990年及1997年溫布頓打進第四輪,1987年及1988年美網打進第四輪。

他也連續十年代表澳洲角逐台維斯杯,參與3次決賽,並協助球隊在1999年擊敗法國,讓澳洲13年後再次奪得台維斯杯冠軍。

在2010年1月,伍迪組合獲得推薦進入澳洲網球名人堂,他的銅像與其他澳洲名人堂成員的銅像一起展示在墨爾本公園。

ATP

在澳洲,享受與學生時期的老朋友共渡的時光。

在阿德雷德享受卡丁車及高爾夫

也花時間在蘭喬米拉 (加利福尼亞州)

於1995年4月8日在伍德布里奇的婚禮上擔任伴郎

台維斯杯戰績為18勝14負(雙打為14勝4負),以及20次平手。

在1992年、1995年、1996年及1997年被提名為ATP年度最佳雙打組合

1997年ATP慈善活動的共同主席(與伍德布里奇一起),

個人的體能教練為馬克華特斯,教練則為約翰紐康姆和東尼洛許。

也在蘭喬米拉 (加利福尼亞州)的Mission Hills Country Club與Tommy Tucker兼職工作

與妻子居住在蘭喬米拉 (加利福尼亞州),也是一年中大多數時間會生活的城鎮。

Tennis Australia

雙打冠軍 澳網 1992, 1997 法網 2000 溫網 1993-1997, 2000 美網 1989, 1995-1996

混雙冠軍 澳網 1992, 1996 法網 1992 溫網 1993 美網 1992

戴維斯杯 1988-89, 1993-2000

馬克與澳洲同胞選手托德組成史上最偉大的雙打組合之一,他們的紀錄包括11個大滿貫雙打冠軍以及溫布頓男子雙打五連霸,兩人還贏得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男子網球雙打金牌以及2000年雪梨奧運男子網球雙打銀牌,在戴維斯杯拿下14場雙打勝利以及協助澳洲隊拿下1999年戴維斯盃冠軍。在男子單打賽事中,伍德福德的最佳戰績包括1996年澳網打進四強,並在1996年四月達到男單世界排名第19名,為其生涯單打最高排名,另外還有四個ATP巡迴賽冠軍。伍德福德在2000年賽季結束後退休,生涯共獲得67個男子雙打冠軍(其中61個是以伍迪組合拿下),他生涯贏得的12個大滿貫男子雙打冠軍中,僅有一個冠軍的搭擋不是托德,就是1989年美網,與馬克安諾組合拿下他的第一個男子雙打冠軍,。

準備翻譯

已隱藏部分未翻譯内容,歡迎參與翻譯

ITHOF

Mark Woodforde, the southpaw side of one of the greatest doubles combinations in tennis history, known as the Woodies. Along with Todd Woodbridge, the imposing duo paired to win 61 ATP doubles titles, including 11 majors, which ranks second in history. Woodforde and Woodbridge held the record for the most doubles wins in ATP history until 2010, when it was eclipsed by Bob and Mike Bryan. They won five straight Wimbledon titles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and in a long line of great Aussie doubles combinations, were widely regarded in the best. Woodforde was a No. 1 ranked doubles player for 84 weeks, retiring in December 2000.

Overall, Woodforde won 12 major men’s doubles titles in his career (six Wimbledons, three US Opens, two Australian and one French Open) and 67 ATP titles. Eleven of those major victories were won with Woodbridge; his first major doubles title came with John McEnroe at the 1989 US Open. He added five major mixed doubles titles (two Australians and one at the other three majors). Woodforde compiled a career 647–248 record in doubles.

From 1996 to 1997, the Woodies came within one match of winning a “Woodies” Grand Slam in doubles, capturing Wimbledon (over Byron Black and Grant Connell, 4–6, 6–1, 6–3, 6–2), the US Open (over the Dutch team of Jacco Eltingh and Paul Haarhuis, 4–6, 7–6, 7–6) and the Australian Open (over Sébastien Lareau and Alex O'Brien, 4–6, 7–5, 7–5, 6–3). One win was needed to achieve that rare feat, but at the 1997 French, the Woodies were beaten by the Russian combination of Yevgeny Kafelnikov and Daniel Vacek, 7-6, 4-6, 6-3. The Woodies won two Olympic Medals, a Gold Medal at the 1996 Atlanta Games and a Silver Medal at Sydney in 2000.

Woodforde was vastly more successful in doubles than singles, but he did win four tour singles championships, the first three coming in Australia over a three-year span. He had solid efforts in the majors, his best showing coming at the 1996 Australian Open when he advanced to the semifinals. He made the fourth round of the French Open in 1997, Wimbledon’s fourth round in 1988, 1990, 1997, and the fourth round of the U.S. Open in 1987 and 1988.

As a ten-year member of the Australian Davis Cup team, he participated in three finals, helping clinch the championship in 1999 over France, the first for Australia in 13 years.

In January 2010, the Woodies were inducted to the Australian Tennis Hall of Fame, and bronzed statues were placed with other great Australian tennis players at Melbourne Park.

ATP

When in Australia, enjoys spending time with old friends from school... Enjoys go-kart riding in Adelaide and playing golf... Also spends time in Rancho Mirage, Calif... Was best man at Woodbridge's wedding on April 8, 1995... Has a 18-14 career Davis Cup record (14-4 in doubles) in 20 ties... Named ATP Tour Doubles Team of the Year in Named ATP Tour Doubles Team of the Year in 1992, 1995-96-97 (w/Woodbridge)... Co-chairman of 1997 ATP Tour Charities (w/Woodbridge)... Physical fitness trainer is Mark Waters and is coached by Davis Cup leaders John Newcombe and Tony Roche... Also works part-time with Tommy Tucker at Mission Hills Country Club in Rancho Mirage, Calif., where he lives most of the year with wife, Erin (married Sept. 15, 1999).

Tennis Australia

Doubles champion Australian 1992, 1997 French 2000 Wimbledon 1993-97, 2000 United States 1989, 1995-96

Mixed doubles champion Australian 1992, 1996 French 1992 Wimbledon 1993 United States 1992

Davis Cup 1988-89, 1993-2000

Mark Woodforde combined with fellow Aussie Todd Woodbridge to form one of the greatest doubles combinations in history – their records include 11 Grand Slam doubles titles and five straight Wimbledon trophies. Alongside Woodbridge, Woodforde also won Olympic gold in 1996 at Atlanta and silver at Sydney in 2000, won 14 doubles rubbers in Davis Cup and was part of the winning Australian team in 1999. In singles, Woodforde’s highlights included an Australian Open semifinal in 1996, a career-best ranking of No.19 in April 1996, and four ATP titles. Woodforde retired at the end of the 2000 season with 67 doubles titles (61 won as one half of the “Woodies”). The only one of his 12 doubles majors that Woodforde didn’t win with Woodbridge was his first – the 1989 US Open, teamed with John McEnroe.

ITF

The ITF has announced that legendary Australian doubles pair Todd Woodbridge and Mark Woodforde will receive the ITF’s highest accolade, the Philippe Chatrier Award, at the 2014 ITF World Champions Dinner on Tuesday 3 June in Paris at the Pavillon d’Armenonville.

The Philippe Chatrier Award, named after the former ITF President, was introduced in 1996 and is awarded each year fo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game of tennis.

Woodbridge and Woodforde become the first ever doubles team to receive the award, joining fellow Australian honorees Rod Laver, Margaret Court and Neale Fraser. Billie Jean King, John McEnroe, Martina Navratilova and 2013 Award winner the All England Club are among the other former recipients.

Woodbridge and Woodforde, known as the ‘Woodies’, enjoyed outstanding results together between 1990 and 2000, winning 11 Grand Slam men’s doubles titles and a total of 61 tournaments.

Their greatest success came at Wimbledon, where they are the only men’s partnership in the Open era to win five straight titles (1993-97), and hold the Open era record of six championships.

The Woodies won the Olympic gold medal at Atlanta 1996, and four years later took silver in Sydney. In Davis Cup, they compiled a 14-2 record together, scoring the vital doubles point that helped Australia defeat France for the title in 1999.

The pair completed their set of Grand Slam titles when they won the elusive Roland Garros crown in 2000, shortly before adding their sixth Wimbledon title. By Woodforde’s retirement after the 2000 Olympics they had a 508-137 career record.

The Woodies’ dedication on court has been followed by dedication in their varied roles as coaches, commentators, administrators and mentors. They will be honoured both for their achievements and their commitment to the sport they love.

ITF President Francesco Ricci Bitti said: “Todd Woodbridge and Mark Woodforde were unbeatable in their prime, in a nine-year span winning 11 Grand Slam titles, Olympic gold and silver medals, and helping Australia to Davis Cup glory. They continue their commitments to tennis in a variety of capacities and are being honoured for their outstanding – and ongoing – contributions to the game.”

Mark Woodforde said: “It is such an honour to receive the Philippe Chatrier Award, named after a true pioneer of world tennis. I’m moved so deeply that Todd and I will be joining such grand champions and following in the footsteps of the other Aussies to receive this accolade.

"To be the first doubles team honoured not only highlights the success of the Woodies on court but also recognises our continual involvement with this cherished sport via our international media duties as well as our coaching and player development roles back home in Australia.”

Todd Woodbridge added: "This is such an honour and totally unexpected. I still get enormous joy out of tennis and being able to give back from my experiences is a pleasure in both coaching and broadcasting."


Read more at http://www.itftennis.com/about/news/articles/woodies-to-receive-itf's-highest-honour.aspx#PBsaoovI6pH2iFSD.99 [6]

大滿貫決賽戰績

男子雙打:16次(12座冠軍,4次亞軍)

年份 賽事 場地 結果 隊友 對手 比分
1989 美網 硬地 冠軍 美国 約翰·麥肯羅 美国 肯·弗拉赫
美国 羅伯特·瑟古索英语Robert Seguso
6–4, 4–6, 6–3, 6–3
1992 澳網 硬地 冠軍 澳大利亚 托德·伍德布里奇 美国 凱利·瓊斯英语Kelly Jones (tennis)
美国 瑞克·利奇英语Rick Leach
6–4, 6–3, 6–4
1993 溫網 草地 冠軍 澳大利亚 托德·伍德布里奇 加拿大 葛蘭特·康乃爾英语Grant Connell
美国 派翠克·加爾佈雷思英语Patrick Galbraith
7–5, 6–3, 7–6(7–4)
1994 溫網 草地 冠軍 澳大利亚 托德·伍德布里奇 加拿大 葛蘭特·康乃爾英语Grant Connell
美国 派翠克·加爾佈雷思英语Patrick Galbraith
7–6, 6–3, 6–1
1994 美網 硬地 亞軍 澳大利亚 托德·伍德布里奇 荷兰 雅克·艾里廷
荷兰 保羅·哈休斯
3–6, 6–7(6–8)
1995 溫網 草地 冠軍 澳大利亚 托德·伍德布里奇 美国 瑞克·利奇英语Rick Leach
美国 史考特·梅爾維爾英语Scott Melville
7–5, 7–6, 7–6
1995 美網 硬地 冠軍 澳大利亚 托德·伍德布里奇 美国 亞歷克斯·歐布萊恩英语Alex O'Brien
澳大利亚 山頓·史托勒英语Sandon Stolle
6–3, 6–3
1996 溫網 草地 冠軍 澳大利亚 托德·伍德布里奇 辛巴威 拜倫·布萊克英语Byron Black
加拿大 葛蘭特·康乃爾英语Grant Connell
4–6, 6–1, 6–3, 6–2
1996 美網 硬地 冠軍 澳大利亚 托德·伍德布里奇 荷兰 雅克·艾里廷
荷兰 保羅·哈休斯
4–6, 7–6, 7–6
1997 澳網 硬地 冠軍 澳大利亚 托德·伍德布里奇 加拿大 塞巴斯蒂安·拉勒爾英语Sébastien Lareau
美国 亞歷克斯·歐布萊恩英语Alex O'Brien
4–6, 7–5, 7–5, 6–3
1997 法網 紅土 亞軍 澳大利亚 托德·伍德布里奇 俄罗斯 叶夫盖尼·卡费尔尼科夫
捷克 達尼埃爾·瓦采克
6–7(12–14), 6–4, 3–6
1997 溫網 草地 冠軍 澳大利亚 托德·伍德布里奇 荷兰 雅克·艾里廷
荷兰 保羅·哈休斯
7–6, 7–6, 5–7, 6–3
1998 澳網 硬地 亞軍 澳大利亚 托德·伍德布里奇 瑞典 約納斯·比約克曼
荷兰 雅克·艾里廷
2–6, 7–5, 6–2, 4–6, 3–6
1998 溫網 草地 亞軍 澳大利亚 托德·伍德布里奇 荷兰 雅克·艾里廷
荷兰 保羅·哈休斯
6–2, 4–6, 6–7(3–7), 7–5, 8–10
2000 法網 紅土 冠軍 澳大利亚 托德·伍德布里奇 荷兰 保羅·哈休斯
澳大利亚 山頓·史托勒英语Sandon Stolle
7–6, 6–4
2000 溫網 草地 冠軍 澳大利亚 托德·伍德布里奇 荷兰 保羅·哈休斯
澳大利亚 山頓·史托勒英语Sandon Stolle
6–3, 6–4, 6–1


混合雙打:7次(5座冠軍,2次亞軍)

年份 賽事 場地 結果 隊友 對手 比分
1992 澳網 硬地 冠軍 澳大利亚 妮可·布拉克英语Nicole Bradtke 西班牙 阿蘭查·桑切斯·維卡里奧
澳大利亚 托德·伍德布里奇
6–3, 4–6, 11–9
1992 美網 硬地 冠軍 澳大利亚 妮可·布拉克英语Nicole Bradtke 捷克 海伦娜·苏科娃
荷兰 湯姆·内森英语Tom Nijssen
4–6, 6–3, 6–3
1993 溫網 草地 冠軍 美国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 荷兰 曼儂·波列古拉芙英语Manon Bollegraf
荷兰 湯姆·内森英语Tom Nijssen
6–3, 6–4
1993 美網 硬地 亞軍 美国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 捷克 海伦娜·苏科娃
澳大利亚 托德·伍德布里奇
3–6, 6–7
1995 法網 紅土 冠軍 拉脫維亞 拉里薩·內蘭德英语Larisa Neiland 加拿大 吉兒·赫瑟林頓英语Jill Hetherington
南非 約翰-拉夫尼·德·雅格英语John-Laffnie de Jager
7–6(10–8), 7–6(7–4)
1996 澳網 硬地 冠軍 拉脫維亞 拉里薩·內蘭德英语Larisa Neiland 美国 妮可·阿倫特英语Nicole Arendt
美国 路克·詹森英语Luke Jensen
4–6, 7–5, 6–0
1996 溫網 草地 亞軍 拉脫維亞 拉里薩·內蘭德英语Larisa Neiland 捷克 海伦娜·苏科娃
捷克 西羅·薩克
6–1, 3–6, 2–6

大滿貫賽事戰績

指引:
W  F  SF QF #R RR LQ (Q#) A P Z# PO SF-B F-S G NMS NH NQ

W:冠軍;F:亞軍;SF:四強;QF:八強;#R:前四輪;RR:小組賽;LQ:止步資格賽;A:缺席;P:比赛延期;Z#:戴维斯杯/联合会杯组别赛(#表示级别);PO:參與戴維斯盃/联合会杯附加赛;SF-B:奧運會銅牌;F-S:奧運會銀牌;G:奧運會金牌;NMS:非ATP1000大師賽系列;NH:該賽事本年度未舉行;NQ:未入圍。

奪冠率 = 奪冠次數 / 參賽次數

男子雙打

賽事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奪冠率 勝–負
澳網 1R 1R NH 1R 2R SF 2R SF W 1R QF 3R 1R W F SF SF 2 / 16 40–14
法網 A A 2R 2R SF 3R A 3R 3R SF QF 1R SF F 3R 1R W 1 / 14 36–13
溫網 A A 3R QF QF 2R A QF SF W W W W W F QF W 6 / 14 59–8
美網 A A A 1R 2R W 1R SF SF 3R F W W 1R 3R QF 2R 3 / 14 39–11
奪冠率 0 / 1 0 / 1 0 / 2 0 / 4 0 / 4 1 / 4 0 / 2 0 / 4 1 / 4 1 / 4 1 / 4 2 / 4 2 / 4 2 / 4 0 / 4 0 / 4 2 / 4 12 / 58 N/A
勝–負 0–1 0–1 3–2 4–4 9–4 13–3 1–2 13–4 16–3 12–3 16–3 14–2 16–2 17–2 14–4 9–4 17–2 N/A 174–46
ATP年終賽 A A A A A A A SF W F F SF W RR RR SF A 2 / 9 25–13
奧運 NH A NH A NH W NH F 1 / 4 10–3
年終排名 193 141 140 53 18 6 118 11 1 8 3 2 1 2 6 11 1

參考資料

  1. ^ MARK WOODFORDE. Association of Tennis Professionals. [2018-2-4] (英语).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6-12-31.
  2. ^ Woodforde, Mark Raymond. It's an Honour. [2018-2-4] (英语).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6-10-03.
  3. ^ MARK WOODFORDE. International Tennis Hall of Fame. [2018-2-4] (英语).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7-11-14.
  4. ^ Wimbledon 2011: Murray v Lopez and Federer v Tsonga as it happened. BBC News. 2011-6-29 [2018-2-5].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2-02-02.
  5. ^ Australia's 'Woodies' enshrined in Hall. ESPN. 2010-07-10 [2018-01-30] (英语).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8-02-04.
  6. ^ Woodies to receive ITF's highest honour. International Tennis Federation. 2014-5-21 [2018-02-09] (英语).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6-03-25.

外部連結

編輯工具

|accessdate=2013-01-21
{{link-en||}}
{{cite web |accessdate=accessdate |language=en |deadurl=no |url=url |title=title |first= |last= |publisher=publisher |date=date |archiveurl= |archivedate= }}
{{cite news |accessdate= |language= |deadurl=no |url= |title= |first= |last= |publisher= |date= |archiveurl= |archivedate= }}
{{cite book |accessdate= |last= |first= |author= |author-link= |title= |edition= |date= |year= |origyear= |publisher= |language= |isbn= |doi= |pages= |chapter= }}

external media

{{external media}}

{{external media
| float  =
| width  =
| image1 =
| image2 =
| image3 =
| audio1 =
| audio2 =
| audio3 =
| video1 =
| video2 =
| video3 =
}}
{{ external media
| float  = left
| width  = 300px
| image1 = [http://fcit.usf.edu/florida/photos/historic/dsmem/dsarmor/dsarmo2/photos/dsarmo232.jpg 带有手肘和手臂保护的金属护甲]<ref>http://fcit.usf.edu/florida/photos/historic/dsmem/dsarmor/dsarmo2/dsarmo232.htm</re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