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型蒸汽機車
中國鐵路PL型蒸汽機車,泛指輪式2-6-2形式(Prairie型,又稱「平原型」)之蒸汽機車,依其前身不同可區分為幾種車款。
形式名稱變遷
中華民國交通部於1947年依照華氏輪式,制訂以注音符號為蒸汽機車命名規則,但因局勢並未全國統一適用此一規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鐵道部於1951年參酌交通部命名規則,以注音符號為蒸汽機車命名。其中2-6-2軸式機車定名為「ㄆㄌ型」(PL型),名稱取自「Prairie」或滿鐵命名方式「プレ型」(Pure)。1959年改用漢語拼音命名,並沿用至今。
PL型之車號範圍
車號範圍 | 車型 | 前身車型 | 實際車號 | 備註 |
---|---|---|---|---|
1~30 | PL1型 | 滿鐵プレイ | ||
31~50 | PL2型 | 滿鐵プレニ | ||
51~60 | PL3型 | |||
61~75 | PL5型 | |||
76~95 | PL6型 | |||
131~230 | PL9型 | |||
271~280 | PL21型 |
PL1型
概要
PL1型蒸汽機車之前身為南滿州鐵道Purei(プレイ)型 [2] ,於1908年南滿州鐵道修改軌距為標準軌時 [3] ,向美國ALCO公司Richmond工廠所訂製之35輛機車 [4] (一說為34輛[5]) ,主要作為調度用。 原編為「D型」,1920年改稱為Pure(プレ)型(車號200-233),後來改稱Purei(プレイ)型。
性能諸元
- 車軸配置:2-6-2(1C)
- 飽和過熱別:飽和式
- 動輪直徑:1,270 毫米
- 汽缸(直徑x行程):483 毫米 x 610 毫米
- 鍋爐使用壓力:12.7kg/cm²
- 火床面積:2.04m²
- 全傳熱面積:158.23m²
- 煙管長:3327 毫米
- 總重(機車及煤水車):102.97t
- 機車:62.69t
- 煤水車:40.28t
- 煤:6.1t
- 水:15.14 m³
- 黏著重量(動輪上重量):49.89t
- 全長:16,002 毫米
- 功率: PS
- 牽引力:
保存車輛
PL1-220(沈阳铁路陈列馆)
PL2型
概要
PL2型蒸汽機車之前身為南滿州鐵道Pureni(プレニ)型[2]。 滿鐵Pureni(プレニ)型於1933年設計,1935年製造,是針對大連港碼頭線鐵路調車使用設計之車型。大連港碼頭線最小曲度半徑只有 75 米,為了強化曲線通過性能,故動輪固定軸距相當短,只有 2940 毫米。外觀上亦與以往美國風格不同,而將汽包與沙箱結合包覆於同一突出結構置於鍋爐之上,類似於日本國鐵C55型之設計。而且為了調車倒車行駛向後瞭望,煤水車兩側、後端之高度均有降低。
日本車輛於1935年製造6輛Pureni(プレニ)型,專門用於大連港碼頭線鐵路,之後由日本車輛、大連機械繼續製造相當數量,推測總數超過20輛 [6] 。
性能諸元
- 車軸配置:2-6-2(1C)
- 飽和過熱別:過熱式
- 動輪直徑:1,370 毫米
- 汽缸(直徑x行程):500 毫米 x 710 毫米
- 鍋爐使用壓力:13.0kg/cm²
- 火床面積:3.69m²
- 全傳熱面積:199.00m²
- 煙管長: 毫米
- 總重(機車及煤水車):122.65t
- 機車:76.15t
- 煤水車:46.5t
- 煤:6.0t
- 水:18.0 m³
- 黏著重量(動輪上重量):54.75t
- 全長:18,226 毫米
- 功率:
- 圖式功率:1,312 PS
- 輪週功率:1,100 PS (809kw)
- 汽缸牽引力:14,250kg
保存車輛
PL2-248:日本茨城縣筑波未來市喜樂山公園 (茨城県つくばみらい市きらくやまふれあいの丘公園) [7]
PL51型
概要
PL51型蒸汽機車之前身為日本國鐵C12型。
1930年代日本鐵路主要幹線均已完成,開始興建低運量之地方型支線鐵路。但受到經濟大恐慌影響,為了節省興建成本,大多以低規格之簡易線標準興建。此類路線需要一種軸重低、操作成本低廉之小型蒸汽機車,因而開發C12型蒸汽機車。
日本國鐵於1932年至1940年及1947年間共訂製了282輛C12型,分別由川崎車輛(56輛)、汽車製造(44輛)、日立製作所(55輛)、日本車輛(110輛)、三菱重工(17輛)製造。此外,日本外地之樺太(庫頁島) [8] 、台灣 [9] 及一些地方型私有鐵路亦訂製C12型蒸汽機車。由於日本政府於二次大戰期間將部分地方型私有鐵路國有化,有11輛私有鐵路之C12被編入日本國鐵。
中國的C12型
華北交通
於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陸軍於1398年至1939年徵調60輛C12型蒸汽機車(車號:C12-101~C12-160),將軌距由 1067 毫米改造為 1000 毫米後送往中國,用於華北交通的正太鐵路,稱為PureA(プレA)型(車號:501~560)。1939年日本將正太鐵路修改為標準軌距後,PureA(プレA)型則移轉至南同蒲鐵路(太原-風陵渡)繼續使用(北同蒲鐵路於1940年修改為標準軌距)。
戰後,PureA(プレA)型改稱為ㄆㄌ51型(PL51型),繼續使用至1956年南同蒲鐵路修改為標準軌距時停用。中國政府將剩餘的PL51型蒸汽機車援助越南,越南政府將PL51型改稱為131型(代表軸式1-3-1)。
海南島
日本窒素於1941年向日本車輛訂製2輛C12型,用於海南興業石碌鐵礦的專用鐵道,戰後為石碌鐵礦國民政府接收。
徵用情形
- 徵用時間及車號
徵用期間 | 徵用數量 | 車號(日本國鐵) | 車號(華北交通) | 備註 |
---|---|---|---|---|
1938 | 40 | C12-101~140 | プレA 501~540 | 5月15輛、8月20輛、11月5輛 |
1939 | 20 | C12-141~160 | プレA 541~550 | 3月20輛 |
- 徵用車輛履歷
製造年 | 車號 | 製造廠 | 原廠序號 | 備註 |
---|---|---|---|---|
1935 | C12-101~102 | 日本車輛 | 340~341 | |
1935 | C12-103~105 | 三菱重工 | 158~160 | |
1935 | C12-106 | 川崎車輛 | 1610 | |
1935 | C12-107~109 | 汽車製造 | 1337~1339 | |
1935 | C12-110~113 | 日立製作所 | 683~686 | |
1935 | C12-114~127 | 川崎車輛 | 1611~1614 1618~1627 |
|
1936 | C12-128~135 | 川崎車輛 | 1689~1696 | |
1936 | C12-136~138 | 日立製作所 | 734~736 | |
1937 | C12-139~143 | 日本車輛 | 470~474 | |
1937 | C12-144~147 | 川崎車輛 | 1771~1774 | |
1937 | C12-148~154 | 汽車製造 | 1463~1469 | |
1937 | C12-155~156 | 日本車輛 | 480~481 | |
1937 | C12-157~160 | 汽車製造 | 1485~1488 |
諸元
- 車軸配置:2-6-2(1C1)
- 飽和過熱別:過熱式
- 動輪直徑:1,400 毫米
- 汽缸(直徑x行程):400 毫米 x 610 毫米
- 鍋爐使用壓力:14.0kg/cm²
- 火床面積:1.30m²
- 全傳熱面積:73.3m²
- 煙管長:3200 毫米
- 總重:50.05t
- 機車:59.82t
- 煤櫃容量:1.5 t
- 水櫃容量:5.5 m³
- 機車:59.82t
- 全長:11,350 毫米
- 功率:505 PS
- 牽引力:
備註
- ^ 存档副本. [2012-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09).
- ^ 2.0 2.1 依南滿州鐵道機車規則,プレ(發音為Pure)係指Prairie型(車軸配置2-6-2)之蒸汽機車,之後再以イ(i)、ニ(ni)、サ(sa)、シ(si)、コ(ko)、ロ(ro)、ナ(na)、ハ(ha)、ク(ku)依序代表1~9號。因此Purei(プレイ)為Prairie型機車第1型,之後以此類推。參見南滿州鐵道車號規則、大連埠頭の「プレニ」(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南滿州鐵道現為哈大鐵路長春-大連段,原屬於俄國資本之中東鐵路之一部分,軌距與俄國鐵路相同為 1524 毫米。於日俄戰爭期間,日軍為了能夠使用從日本本土徵調之車輛,故將其佔領之部分軌距修改為與日本本土相同之1067 毫米軌距。日俄戰爭結束後,南滿州鐵道成立,決定使用與中國、朝鮮相同之標準軌距,於1908年完成改軌。原從日本本土徵調之機車,送回日本本土或轉賣於台灣總督府鐵道部。
- ^ 鐵道之路:中國鐵路PL1型蒸汽機車(日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 5.0 5.1 參見:「プレ」時代「プレイ」形式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來源: 大連埠頭の「プレニ」(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大連埠頭の「プレニ」(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存档副本. [2012-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4).
- ^ 樺太廳鐵道C12型蒸汽機車共有4輛,分別於1941年至1943年製造,原編號為C12-1~4,於1943年樺太廳鐵道編入日本國有鐵道後,改為C12-265、C12-271~273。樺太的C12型蒸汽機車於二次大戰結束後均為蘇聯所接收。
- ^ 台灣總督府鐵道於1936年(5輛)及1942年(2輛)共訂製7輛C12型蒸汽機車(車號C12-1~C12-7),戰後台灣鐵路管理局接收後改稱為CK120型,一直使用至1980年代左右。目前CK124號經修復後恢復行駛。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 鐵道之路:中國鐵路PL1型蒸汽機車(日文)、(中文)
- 鐵道之路:中國鐵路躍進(YJ)型蒸汽機車(日文)、(中文)
- 鐵道之路:越南的C12型蒸汽機車(原中國國鐵PL51型援助越南)(日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大連埠頭の「プレニ」(上(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Railography : Chinese Steam Profiles PL2 Class 2-6-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山東省情網 四方、济南厂新造蒸汽机车主要性能和技术参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