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國家文藝獎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家文藝獎
授予对象《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第二十條:「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應設各類國家文藝獎,定期評審頒給傑出藝術工作者。」
日期每兩年舉辦
国家/地区 中華民國臺灣
主办单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官方网站[1]
华文文学奖
华文文学奖
中国中国大陆文学奖
鲁迅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
老舍文学奖
人民文学奖
華語文學傳媒大獎
朱自清散文奖
郁達夫小說獎
汪曾祺华语小说奖
林斤澜短篇小说奖
冯牧文学奖
施耐庵文学奖
徐迟报告文学奖
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宋庆龄儿童文学奖
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吴承恩长篇小说奖
香港香港文学奖
红楼梦奖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
中文文學創作獎
青年文學獎
香港書獎
香港金閱獎
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
澳門澳門文學獎
澳門文學獎
紀念李鵬翥文學獎
別有天詩獎
臺灣地區台湾文学奖
国家文艺奖
中國文藝獎章
吳三連獎
台灣文學獎
南瀛文学奖
吴浊流文学奖
聯合報文學大獎
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時報文學獎
台積電文學賞
林荣三文学奖
梁實秋文學獎
台灣文學家牛津獎
楊牧文學獎
全球華文學生文學獎
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
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
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
马来西亚馬來西亞华语文学奖
花蹤文學獎
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
新加坡新加坡华语文学奖
新华文学奖
南洋华文文学奖
新加坡文學獎
美国美国华语文学奖
纽曼华语文学奖

國家文藝獎,是中華民國一個文藝獎項,現今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頒發,獎勵對象為「具有卓越藝術成就,且持續創作或展演之傑出藝文工作者」。[1]

歷史

國家文藝基金管理委員會成立於1974年5月1日(民國六十三年),是中華民國政府為獎助優良文藝創作及各項文藝活動而設,除設置國家文藝獎以外,獎助文藝作品翻譯、文藝活動、文藝人才、文藝事業以及國際文藝交流等;獎助分12類、36獎項,得獎者可獲得獎金新台幣20萬元及金質獎章;自1982年(第八屆)起,設立特別貢獻獎得獎人;自1989年以後,獎金增至新台幣30萬元以至40萬元。

1992年至1996有時會同時舉辦中華民國翻譯獎。[2]

1997年(民國八十六年)國家文藝獎改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承辦,原稱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官方及媒體稱「文藝獎」,以便與舊制「國家文藝獎」有所區別;但官方於2001年經過文建會更名為「國家文藝獎」,至此兩者名稱混同。

舊制已辦二十二屆,新制卻從第一屆開始。舊制與新制最大差別:舊制「類別與項目」較為細密完整,比如文學部分,舊制細分小說、散文、兒童文學、新詩、舊詩、歌詞、傳記文學、新聞文學、戲劇、文藝理論、電影劇本等,每屆申請人夠水準則頒發,無則從缺。新制則較重視終身成就,未必與當年成就有關,如文學類則僅一人得獎,為獎勵以生命力量堅持持續藝術創作,並積極創造獨特且具現代性的風格之藝文工作者。原分為舞蹈戲劇文學美術音樂五類,2003年加入電影建築兩類,並將獎金增至新台幣60萬元,2009年又修訂為每名得主獲得100萬元。舊制得獎人亦皆當代文學藝術碩彥,少數人在舊制與新制上重複得獎;舊制得獎名單有待補遺。

2015年改為兩年一頒,文化部也要求國藝會在頒獎典禮部分,預算比例不得像過去幾屆過高,避免模糊挹注藝術資源的焦點。國藝會執行長陳錦誠表示:「會有這樣的變革,是因為考慮藝術創作的卓越,需要時間累積與淬鍊。」至於每隔一年舉辦國家文藝獎所省下的1500萬預算,將會回到其他補助機制,繼續挹注藝術文化。

為了推廣得獎者的創作思維與歷程,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與民間出版社合作出版每位得獎者的傳記,並委託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製作紀錄片《文化容顏》,使社會大眾得以深刻瞭解他們的藝術生命。

歷屆得主

舊制

舊制第一屆(1975年)

  • 美術類:郭儀,攝影《國家重大經濟建設》

舊制第二屆(1976年)

舊制第三屆(1977年)

舊制第四屆(1978年)

  • 散文類:陳曉林,散文《青青子衿》,言心出版社,1977年12月
  • 散文類:陳克環,散文《悠悠我思》,彥博出版社,1978年8月
  • 新聞文學類:荊瑞先,新聞文學《照妖鏡》,黎明文化公司,1977年3月
  • 美術類:陳若海,書法《楷書臨夫子廟堂碑》等
  • 美術類:杜立坤,美術工藝《玉器雕琢》
  • 戲劇類:王生善,電視劇本《愛心》,華岡出版有限公司,1976年10月
  • 特別獎:吳望堯,報導文學《越南淪亡瑣記》、散文《越共煉獄九百天》等,聯合報社、中華日報社,1977年12月、1978年4月
  • 特別獎:古威威[5],報導文學《天安門抗暴事件》、散文《我家在天安門後面》等,名人出版社,1978年3月
  • 特別獎:王祿松,新詩《風雨中的國魂》、《梅花志節》等,水芙蓉出版社,1978年8月

舊制第五屆(1979年)

  • 文藝理論類:黃永武,文藝理論《中國詩學(思想、設計、考據、鑑賞)》,巨流圖書公司,1977年4月
  • 詩歌類:王志健上官予),新詩《愛的暖流》,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5月
  • 散文類:沙錚又錚),散文《故都風情畫》[6],白雲文化事業公司,1979年2月
  • 散文類:張曉風,散文《步下紅毯之後》,九歌出版社,1979年7月
  • 新聞文學類:趙滋蕃(文壽),新聞文學《十大建設速寫》,中央日報社,1979年6月
  • 傳記文學類:蔣君章(惜秋),傳記文學《民初風雲人物》,三民書局,1976年10月
  • 傳記文學類:徐詠平,傳記文學《陳果夫傳》,正中書局,1978年1月
  • 美術類:劉萬航,美術工藝《首飾──我國固有金屬工藝技術的發揚》
  • 美術類:何明績,雕塑《伯夷叔齊》等(二人合得)
  • 美術類:何恒雄,雕塑《田梗弄孫》等(二人合得)
  • 舞蹈類:林懷民,藝術舞蹈《雲門舞集──薪傳》
  • 特別獎:馬瑞雪,散文《抒思集》,中華日報社,1978年12月

舊制第六屆(1980年)

  • 文藝理論類:蘇雪林(綠漪),文藝批評《二三十年代的作家與作品》,廣東出版社,1979年12月
  • 詩歌類:吳天任(荔莊),舊詩《荔莊詩稿初續集》,孚佑印刷公司承印,1980年5月
  • 散文類:劉靜娟,散文《眼眸深處》,大地出版社,1980年6月
  • 新聞文學類:歐陽榖(餘園),雜文《餘園淺論》,溫哥華新民國報社,1979年10月
  • 傳記文學類:彭桂芳,傳記文學《唐山過台灣的故事》,青年戰士報
  • 美術類:陳永生,西畫《共匪禍國史油畫》,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0年8月
  • 美術類:陳春明,美術工藝《四君子》等竹雕
  • 戲劇類:翟君石(鍾雷),電視劇本《陽謀》

舊制第七屆(1981年)

  • 文藝理論類:吳宏一,文藝理論《清代詩學初探》,牧童出版社,1977年2月
  • 文藝理論類:曾永義,文藝理論《說俗文學》,聯經出版社,1980年4月
  • 新聞文學類:朱君逸,新聞文學《大陸去來》[7],時報出版社,1980年9月
  • 兒童文學類:謝武彰董大山,兒童文學《大家來唱ㄅㄆㄇ》,啟元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8月(二人合得)
  • 演藝類:徐露,戲劇《秦良玉
  • 演藝類:吳風,戲劇《戰國風雲
  • 特別獎:王詩琅,新詩《王詩琅全集》等
  • 特別獎:陳火泉,散文《人生三書》、《追求更好人生》等
  • 特別獎:李浮生,戲劇《汾河灣》、《定軍山》、《岳母刺字》
  • 特別獎:蘇文擢,散文《浪語集》、《深懷導俗》、《韓文四論》、《說詩晬語詮評》等
  • 特別獎:李奇茂等,國畫《寶島長春圖》(由李奇茂、范伯洪羅芳蘇峰男羅振賢蔡友等六位作家集體創作)
  • 特別獎:謝明錩,西畫《百鍊成鋼》

舊制第八屆(1982年)

  • 散文類:劉俠(杏林子),散文《另一種愛情》,九歌出版社,1982年10月
  • 散文類:邱淑女(丘秀芷),散文《悲歡歲月》,大地出版社,1982年6月
  • 新聞文學類:李天慧潘行一,新聞文學《我的抉擇》,青年戰士報,1982年5月(李天慧口述、潘行一筆錄,二人合得)
  • 傳記文學類:黃肇珩,傳記文學《一代人師──蔡元培傳》,近代中國出版社,1982年3月
  • 戲劇類:張青琴,國劇劇本《中秋首義》
  • 特別獎:楊永山,攝影《天涯若比隣》
  • 特別獎:曾興魁,音樂《物化》
  • 特別貢獻獎:韋瀚章,對音樂作詞、作曲有特別貢獻
  • 特別貢獻獎:黃友棣,對音樂作詞、作曲有特別貢獻
  • 特別貢獻獎:林聲翕,對音樂作詞、作曲有特別貢獻

舊制第九屆(1983年)

  • 詩歌類:林淇瀁(向陽),新詩《種籽》,東大圖書公司,1980年4月
  • 詩歌類:鄧禹平,歌詞《我存在因為歌因為愛》,純文學出版社,1983年3月
  • 傳記文學類:林衡道楊鴻博,雜文《鯤島探源》,青年戰士報,1984年9月(二人合得)
  • 新聞文學類:金達凱,《盱衡集》,香港時報,1983年5月
  • 書法類:寇培深,書法
  • 特別貢獻獎:黃君璧,對繪畫藝術教育有特別貢獻
  • 特別貢獻獎:臺靜農,對文學教育、文藝創作有特別貢獻
  • 特別貢獻獎:梁實秋,對文學教育、文藝創作有特別貢獻

舊制第十屆(1984年)

  • 文藝理論類:周玉山(茶陵),文藝理論《大陸文藝新探》,東大圖書公司,1984年4月
  • 新聞文學類:鄭佩芬,雜文《縱橫天下》,九鼎出版社,1984年7月
  • 傳記文學類:杜維運,傳記文學《趙翼傳》,時報出版公司,1983年7月
  • 美術類:蔡茂松,國畫《偉哉中橫》等
  • 美術類:郭明橋,美術工藝 琺瑯器皿
  • 美術類:董振平,版畫《卷首語》等
  • 特別貢獻獎:郎靜山,對攝影藝術有特別貢獻
  • 特別貢獻獎:鄭騫,對中國詩曲研究有特別貢獻

舊制第十一屆(1985年)

  • 文藝理論類:吳慕風吳若)、賈亦棣,文藝史《中國話劇史》,行政院文建會,1985年3月(二人合得)
  • 文藝理論類:張子樟,文藝批評《人性與抗議文學》,幼獅文化公司,1984年10月
  • 散文類:卜乃夫(無名氏),散文《我站在金門望大陸》,黎明文化公司,1985年8月
  • 散文類:姜保真,散文《鄉夢已遠》,九歌出版社,1985年1月
  • 散文類:潘希真(琦君),散文《此處有仙桃》,九歌出版社,1985年6月
  • 長篇小說類:嚴停雲(華嚴),長篇小說《花落花開》,皇冠出版社,1984年5月
  • 新聞文學類:張奕,新聞文學《破曉時分》,中央日報,1985年4月
  • 新聞文學類:傅佩榮,雜文《成功人生》,時報出版公司,1985年3月
  • 傳記文學類:于衡,傳記文學《烽火十五年》」,皇冠出版社,1984年2月
  • 音樂類:鄭思森,器樂曲「《七夕雨》
  • 特別獎:郭小莊,國劇,推展戲劇活動
  • 特別貢獻獎:顏水龍,對繪畫藝術教育有特別貢獻
  • 特別貢獻獎:王夢鷗,對文藝創作文學研究有特別貢獻
  • 特別貢獻獎:楊三郎,對繪畫藝術教育有特別貢獻

舊制第十二屆(1986年)

  • 小說類:吳延玫(司馬中原),長篇小說《春遲》,九歌出版社,1985年10月
  • 散文類:林清玄,散文《迷路的雲》,九歌出版社,1985年10月
  • 詩歌類:杜淑貞,新詩《如果河水醒來》,秋水詩刊社,1986年6月
  • 文藝理論類:張靜二,文藝批評《西遊記人物研究》,學生書局,1984年8月
  • 新聞文學類:習賢德,雜文《風向集》,文展出版社,1986年6月
  • 傳記文學類:王秀南,傳記文學《教學著述六十年》,由在台校友捐印,1985年3月
  • 美術類:孫超,工藝 水彩結晶釉瓷
  • 音樂類:賴德和,器樂曲《舞劇紅樓夢
  • 特別貢獻獎:曹秋圃,對書法教育研究有特別貢獻
  • 特別貢獻獎:顧正秋,對國劇表演及教育有特別貢獻

舊制第十三屆(1987年)

1987年6月30日到7月15日收件[8]。1988年3月25日公布得獎名單,4月14日頒獎[9]

  • 文藝理論類:鄭明娳,文藝理論《現代散文類型論》,大安出版社,1987年3月
  • 詩歌類:王蓉芷(蓉子),新詩《蓉子詩選》九輯,大地出版社,1986年9月
  • 散文類:逯耀東,散文《那年初一》,圓神出版社,1987年7月
  • 小說類:趙淑敏,長篇小說《松花江的浪》,大地出版社,1985年9月
  • 國畫類:江明賢,國畫
  • 西畫類:吳炫三,西畫
  • 音樂類:梁銘越,器樂曲《夢蝶曲列》
  • 戲劇類:賴聲川,話劇劇本《暗戀桃花源》
  • 演藝類:汪其楣,戲劇導演《人間孤兒》等五種
  • 演藝類:朱苔麗,聲樂演唱《弄臣》等多種
  • 特別貢獻獎:朱玖瑩,對書法教育研究有特別貢獻
  • 特別貢獻獎:梁在平,對國樂教育研究有特別貢獻

舊制第十四屆(1988年)

舊制第十五屆(1989年)

舊制第十六屆(1990年)

舊制第十七屆(1991年)

  • 散文類:馮菊枝,散文《情深幾許》,文經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5月
  • 傳記文學類:曾虛白,傳記文學《曾虛白自傳》,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9月
  • 音樂類:潘皇龍,器樂曲《禮運大同管弦樂協奏曲》等
  • 演藝類:劉塞雲,音樂《詩意中國──劉塞雲獨唱會》,國家戲劇院,1991年5月
  • 特別貢獻獎:林克恭英语Lin_Kegong,對繪畫藝術創作有特別貢獻
  • 特別貢獻獎:傅狷夫,對書畫藝術創作有特別貢獻
  • 特別貢獻獎:許常惠,對音樂教育及創作有特別貢獻
翻譯獎第一屆
  • 外國文學中譯:鄭清茂,文學評論《元明詩概說》,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6年6月
  • 外國文學中譯:劉塞雲,小說《嘉德橋市長》,大地出版社,1989年1月
  • 翻譯成就獎:陳武雄

舊制第十八屆 (1992年)

  • 文藝理論類:莊祖煌,文藝理論《一首詩的誕生》,九歌出版社,1991年12月
  • 詩歌類:陳膺文,新體詩《親密書》,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5月
  • 散文類:黃永武,散文《愛廬小品》,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2年7月
  • 美術類:楊明迭,版畫《37痕跡》系列
  • 美術類:杜忠誥,書法《趙甌北論詩絕句五首行草書屏》等
  • 音樂類:盧炎,器樂曲《管弦幻想曲》
  • 特別貢獻獎:申學庸,對音樂教育有特別貢獻
  • 特別貢獻獎:聶光炎,對戲劇舞台設計有特別貢獻
  • 特別貢獻獎:鍾肇政,對文學創作有特別貢獻

舊制第十九屆(1993年)

  • 文藝理論類:王德威,文藝批評《小說中國》,麥田出版社,1993年6月
  • 散文類:張拓蕪,散文《我家有個渾小子》,九歌出版社,1992年7月
  • 小說類:夏祖焯,長篇小說《夏獵》,九歌出版社,1992年5月
  • 兒童文學類:馬景賢,兒童文學《小英雄與老郵差》,小魯出版社,1993年4月
  • 美術類:王南雄,國畫《森林野趣》等
  • 美術類:陳炳元,攝影《玉山圓柏的生命世界》
  • 音樂類:郭芝苑,器樂曲《交響組曲:「天人師」─釋迦傳》
  • 特別貢獻獎:蕭繼宗,對文學教育、文藝創作有特別貢獻
翻譯獎第二屆

舊制第二十屆(1994年)


[12] [13]

舊制第二十一屆(1995年)

  • 詩歌類:陳文華,古典詩《珍帚集》,里仁書局,1996年1月 [14]
  • 新聞文學類:黃天才,新聞文學《中日外交的人與事-黃天才東京採訪實錄》,聯經出版公司, 1995年8月 [15]
  • 傳記文學類:靳佩芬(羅蘭),傳記文學《歲月沈沙三部曲》, 聯經出版公司 [16]
  • 美術類:董振平,雕塑《迴旋穿透》系列
  • 演藝類:王正平,音樂《王正平琵琶獨奏會》

[17] [18]

翻譯獎第?屆

舊制第二十二屆(1996年)

無資料

新制

文學 美術 音樂 舞蹈 戲劇 建築 電影
1 1997年 周夢蝶 鄭善禧 杜黑 劉鳳學 李國修 - -
2 1998年 黃春明 廖修平 盧炎 劉紹爐 廖瓊枝 - -
3 1999年 鍾肇政 張照堂 馬水龍 平珩 聶光炎 - -
4 2000年 楊牧 夏陽 朱宗慶 羅曼菲 王海玲 - -
5 2001年 葉石濤 王攀元 從缺 從缺 許王
賴聲川
- -
6 2002年 陳千武 蕭勤 從缺 林懷民 黃海岱 - -
7 2003年 白先勇 陳慧坤 潘皇龍 從缺 顧正秋 - -
8 2004年 林亨泰 陳其寬 蕭泰然 李靜君 從缺 - 杜篤之
9 2005年 鄭清文 從缺 錢南章 林麗珍 王安祈 - 侯孝賢
10 2006年 李喬 柯錫杰 郭芝苑 林璟如 黃俊雄 漢寶德 廖慶松
11 2007年 李敏勇 林磐聳 楊秀卿 許芳宜 魏海敏 姚仁喜 王童
12 2008年 施叔青 劉國松 李泰祥 從缺 劉若瑀 李祖原 李屏賓
13 2009年 王文興 陳界仁 廖年賦 從缺 金士傑 王大閎 陳博文
14 2010年 七等生 張光賓 賴德和 從缺 吳興國 從缺 從缺
15 2011年 陳若曦 莊靈 曾道雄 從缺 李小平 從缺 張作驥
16 2012年 林良 李錫奇 賴碧霞 從缺 唐美雲 謝英俊 從缺
17 2013年 宋澤萊 從缺 陳茂萱 從缺 紀蔚然 從缺 李安
18 2014年 王鼎鈞 陳正雄 簡文彬 從缺 王孟超 陳邁 王小棣
19 2016年 李永平 吳瑪悧 莊進才 何曉玫 從缺 潘冀 從缺
20 2018年 李魁賢 撒古流·巴瓦瓦隆 金希文 姚淑芬 陳勝國 黃聲遠 林強
21 2019年 黃娟 莊普 陳中申 古名伸 王墨林 王秋華 柯金源
22 2020年 平路 黃明川 邱火榮 布拉瑞揚·帕格勒法 王榮裕 郭中端 張艾嘉
23 2023年 夏曼.藍波安 梅丁衍 從缺 從缺 陳鳳桂 從缺 劉嵩

參考資料

  1. ^ 國家文藝獎.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2021-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2) (中文(臺灣)). 
  2. ^ 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98468&IndexCode=Culture_Objec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94國家文藝獎記者會
  3. ^ https://www.facebook.com/wenhsunMAG/posts/982657271778122/ 《文訊》【鄉下孩子的台灣夢】
  4. ^ https://www.facebook.com/842341415820560/posts/842541539133881/ 復興崗新聞系友會>陳霽>(少將) 第十二期 1.曾任青年日報少將社長
  5. ^ 雖然《第十九屆國家文藝獎、第二屆翻譯獎》裡面是寫廖威威,但是查詢國家圖書館館藏《我家在天安門後面》作者為古威威。
  6. ^ 雖然第十九屆國家文藝獎、第二屆翻譯獎-獲獎人及作品簡介是寫《古都風情畫》,但查詢國家圖書館館藏為《故都風情畫》。
  7. ^ 《第十九屆國家文藝獎、第二屆翻譯獎》是寫《大陸來去》,但查詢國家圖書館館藏與拍賣網站實體照片為《大陸去來》。
  8. ^ 〈國家文藝獎 即日起收件〉. 《中央日報》. 1987-06-30: 4. 
  9. ^ 〈國家文藝獎得獎名單公布 鄭明娳等十人獲獎〉. 《中央日報》. 1988-03-25: 12. 
  10. ^ 存档副本. [202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30). 
  11. ^ 存档副本. [2021-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12. ^ 台灣文學網>1995年7-12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年度獎項均為次年頒發
  13. ^ 存档副本. [202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30). 
  14. ^ 存档副本. [202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15. ^ 存档副本. [202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7). 
  16. ^ 存档副本. [202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30). 
  17. ^ 存档副本. [202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30). 
  18. ^ 存档副本. [202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8). 
  19. ^ 存档副本. [2021-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