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史蹟資料館
23°28′53″N 120°28′3″E / 23.48139°N 120.46750°E
嘉義市史蹟資料館 | |
---|---|
Chiayi City Historical Relic Museum | |
成立 | 2001年9月15日(正式開館)[1] |
地址 | 臺灣嘉義市 東區公園街42號 |
類型 | 公立 |
網站 | j18 |
地图 | |
嘉義市史蹟資料館位於臺灣嘉義市的嘉義公園內,主體建築為嘉義市市定古蹟「原嘉義神社附屬館所」裡的齋館與社務所[1]。其內共劃分為8個展區,分別展示不同的主題[1]。此處除展示靜態文物外,其外部庭園有時亦為活動場地[2]。
目前已委託於對了出發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經營,並賦予新品牌「昭和十八J18-嘉義市史蹟資料館」。 內部的齋館分為用餐區、文創商品區、和服體驗區、嘉義小文學館;社務所則是分為常設展區、特展區。
沿革
二次大戰後,嘉義神社被改作為忠烈祠,而其附屬的齋館與社務所則被「國軍828醫院」所使用,直到1987年拆遷為止。拆遷之後建築物所有權歸還嘉義市政府,並開始進行修復計畫。之後在1998年10月主體建築被指定為市定古蹟,並正式將館名命名為「嘉義市史蹟資料館」,最後於2001年9月15日正式開館。[1] 於2018年底委外經營,並創立品牌「昭和十八J18-嘉義市史蹟資料館」。
建築
嘉義市史蹟資料館由佔地267平方公尺的齋館與208平方公尺的社務所組成,兩者之間建有通廊相連,格局為「書院造」,屋頂則為「入母屋造」(相當於歇山頂)的格式[3]。
展區
嘉義市史蹟資料館內部共分為8個展區,分別是「城區發展」、「教育發展」、「產業發展」、「重要史事」、「嘉義名人」、「宗教與民俗」、「古蹟與建築」、「公園發展」[1]。其中除第一區「城區發展」與第八區「公園發展」位在齋館建築裡,其他各區皆位在社務所建築中[4]。
- 城區發展:該區以介紹嘉義市群居聚落和社區的發展過程、族群演變等為主題,並介紹嘉義市各里[3],而此區也是八個展區中最大的[5]。
- 教育發展:本區以介紹嘉義從清朝至今的教育發展為主題,陳列的文物除了舊課本外,亦有玩具與漫畫書[5]。
- 產業發展:本區以介紹嘉義市昔日最主要的木材業為主題[6]。
- 重要史事:本區以介紹曾影響嘉義市的重要史事為主題,如林爽文事件、羅安公傳說 嘉義市湖內里羅安公保安廟、張丙事件、戴潮春事件與二二八事件等[7]。
- 嘉義名人:該區以介紹嘉義市的名人為主題,其展示方式為在架上排列許多宛若書籍的可拉取式看板,訪客將之抽出便可看到其生平簡介[7]。
- 宗教與民俗:此區以介紹嘉義市的宗教與民俗信仰為主題[8]。
- 古蹟與建築:主要介紹位在嘉義市的重要古蹟與歷史建築[9]。
- 公園發展:此區主要在介紹資料館所在的嘉義公園發展過程,其所介紹的時間跨距從原住民時代一直到二次大戰後[9]。
以上資料均是委外前的展覽部分,如今委外經營,將館內分為用餐區、和服體驗區、嘉義小文學館、常設展區、特展區。
- 用餐區、文創商品區:主要是齋館的大廳,採光明亮、空間寬敞,可以享受日式建築帶來氛圍的同時亦可以享用餐點、下午茶,也附有伴手禮及文創商品區。
- 和服體驗區:可以藉由日式文化體驗,讓旅客可以與房子產生記憶上的連結。日式和服均從日本空運來台。
- 嘉義小文學館:主要是販售、展示嘉義在地的文學書籍,可以透過書籍文字更認識嘉義。
- 常設展區:介紹嘉義公園、歷史建築等。
- 特展區
公車資訊
編號 | 經營業者 | 區間 | 備註 |
---|---|---|---|
66 | 嘉義縣公車處 | 嘉義火車站後站-蘭潭風景區 | 嘉義市公車路線;在嘉義公園站下車 |
7211 | 嘉義客運 | 嘉義公園-嘉義縣立體育館 | 嘉義BRT路線;在嘉義公園站下車 |
參考來源
- ^ 1.0 1.1 1.2 1.3 1.4 《思懷諸羅古今-嘉義市史蹟資料館》 第1版. 臺北市: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7年12月: 18頁. ISBN 978-986-01-2622-8 (中文(臺灣)).
- ^ 《思懷諸羅古今-嘉義市史蹟資料館》,53頁
- ^ 3.0 3.1 《思懷諸羅古今-嘉義市史蹟資料館》,22頁
- ^ 本館簡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嘉義市史蹟資料館
- ^ 5.0 5.1 《思懷諸羅古今-嘉義市史蹟資料館》,24頁
- ^ 《思懷諸羅古今-嘉義市史蹟資料館》,25頁
- ^ 7.0 7.1 《思懷諸羅古今-嘉義市史蹟資料館》,26頁
- ^ 《思懷諸羅古今-嘉義市史蹟資料館》,27頁
- ^ 9.0 9.1 《思懷諸羅古今-嘉義市史蹟資料館》,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