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釋奠佾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佾生

釋奠佾舞簡稱佾舞,又稱丁祭佾舞,為祭祀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之佾舞。依不同編制又分有六佾舞八佾舞,是釋奠典禮的祭禮中所表演舞蹈,是東亞世界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歷史

中國南朝齊武帝永明三年(西元485年),對於釋奠已有記載:「元嘉立學、裴松之儀、應舞六佾,以郊樂未具,故從權奏登歌,今金石已備,宜設軒縣之樂,六佾之舞,牲牢器用,悉依上公」,六佾即六佾舞,是中國古代諸侯用舞的編輯,有六行六列,共三十六人。軒縣就是軒懸,是中國古代諸侯樂隊的編制。這是歷史上樂舞並用祭孔儀式的開始,之後各朝代祭孔的規模和樂舞均有不同。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年),孝文帝時六佾舞中增加了「三獻禮」的項目,三獻禮即初獻、亞獻、終獻。唐朝玄宗開元二十八年(740年)的祭孔大祀,是採用六十四人的八佾舞。[1]

佾舞源自宗廟宮庭雅樂舞,樂者稱為「樂生」,舞者稱為「佾生」,佾是隊伍的行列,分祭天子、公侯、大夫、士,又有八佾、六佾、四佾、二佾之分。與宮庭樂舞相同,釋奠佾舞也有文舞和武舞。跳文舞時右手執羽,常用雉尾,左手執籥,即短笛形的竹管,分別有立容、立聲之意。每個動作皆代表一個字,一節樂曲一組動作。武舞又稱干舞。武舞持幹(盾牌)戚(斧鉞)而舞。

唐朝貞觀年間的祭孔佾舞為文舞、武舞並用,唐玄宗開元年間曾用八佾。宋朝僅用文舞,表示謙遜禮讓之義。明朝文舞武舞並用,採六佾,文舞佾生右手執三羽。清順治年間,以京師國子監太學,並設立孔廟,春秋兩季派遣大學士致祭,諡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後改諡孔子為「至聖先師孔子」,而各省府州縣比照太學孔廟祭典,當地總督、巡撫、學政皆須率領所屬官員祭致。[2]

釋奠佾舞共有三成,各三個樂章,每個樂章由四言八句(32字)的詩詞組成,總共有96個動作。佾舞自漢朝即有,但現今所存的佾舞舞譜只有明、清兩代。明朝的舞譜又有前期的《南雍志》和後期的《頖宮禮樂疏》,台灣在滿清時期所用的佾舞是依乾隆年間的《重修臺灣縣志》和《重修鳳山縣志》中的文字譜。

服式

目前尊行的釋奠禮服以民國18年(1929年)公布《服制條例》所規定中式禮服為主,服飾擷取歷代之精華,彙為今制[3]。《服制條例》今已廢止,目前台灣依舊慣成俗。原臺灣各地文廟全遵循清代釋奠禮制,現今惟台南祭孔儀式尊崇源自本地「雅樂十三音」儀軌,因此保有全體司禮人員均著清代禮服之俗。

國家禮服

國服以近代滿式服飾為基礎,依照祭祀司禮層級區分:正獻官、分獻官、陪祭官、糾儀官與奉祀官等,需以國家禮服為禮服。

漢式禮服

漢服以傳統漢服為基礎,依照祭祀司禮層級區分:通贊、引贊、樂長、樂生、禮生與佾生(舞生),需以漢式禮服為禮服。

雅樂

現行的祭孔雅樂存在清制(清光緒十七年)與明制(民國六十七年復制)[4]兩種系統。原臺灣各地皆遵循清代十三腔聖樂,現僅存臺南一地。

大成樂章

「大成樂章」又名「大晟樂」。其演奏速度較緩,風格莊嚴肅穆。目前除台南孔廟外,全國均採用明制「大成樂章」,其中以台北孔廟最具代表性。大成樂章前身為十一世紀宋王朝的「大晟樂」,明代時整編成「大成釋奠樂譜」。

雅樂十三音

全國僅台南文廟仍尊行「雅樂十三音」,又名「聖樂」、十全腔,源自漳州南詞。其發源自古府城禮樂局(今以成書院)。「雅樂十三音」演奏速度較輕快、舒暢,是目前臺灣保存、演奏歷史最悠久的雅正之樂。臺南市大成至聖先師釋奠典禮已列入國家文化資產民俗及有關文物[5][6]

祭祀儀典

釋奠儀式分為三十七個程序,主要祭儀共分:排班就位、迎神、初獻禮、亞獻禮、終獻禮、飲福受胙、送神、望燎等。在釋奠典禮前,先進行祭祀至聖先師五代世祖的「崇聖祠祭五王」的儀式。[7]。釋奠典禮前的預演則稱為「釋奠習儀」。[8]

台灣各地釋奠佾舞

台北孔廟的佾舞

台南文廟始建於明鄭時期永曆19年(1665年)由鄭經臺南興建[9],直到清康熙年間,才有正式的釋奠儀式。當時是採用明朝制定的釋奠樂舞。日本統治時期的樂舞儀式因當時文化而有所變革。民國時期以後的釋奠禮樂是採清制,佾舞是沿用清制聖門樂誌上的舞譜,手執單羽。目前由忠義國小學生擔任,保持傳統,皆由男學生中挑選。

彰化孔廟的佾生由彰化中山國小、民生國小、南郭國小、平和國小輪流擔任,佾長由佾舞老師擔任,佾生皆由男學生中挑選,直到1995-1996年左右,才開始選用女學生擔任佾生。

臺中孔廟採八佾舞,佾生由臺中力行國小學生擔任。

嘉義孔廟於1963年落成,1997年的祭孔大典中的佾生,是從嘉義市的國中小中,挑選一所學校來進行舞蹈,指導老師為鄭月娥、葉素貞及林麗珠,採明制樂譜服制,清制舞譜。服裝的頭飾是明朝朱載堉《六代小舞譜》和《靈星小舞譜》的童子舞型,戴明式假髮,插白色骨簪束紅緞帶,身穿黑色金邊黃綢袍,繫綠綢腰帶,下身為白綢褲,黑靴。 嘉義縣新港鄉文昌國小是全國唯一在校園內設有文昌祠的學校,文昌祠供奉至聖先師神位。於每年的9月28日教師節舉行祭孔大典。文昌國小的學生擔任佾生、樂生,禮生則是由新港國中的學生擔任。典禮結束後會有拔智慧毛(智慧筆)、分發智慧糕、擲杯等活動。 指導老師為“李長安老師“和他的搭檔(老婆)“廖淑芬”


高雄孔廟採八佾舞,佾生由高雄舊城國小學生擔任。

桃園孔廟採六佾舞,佾生由桃園東門國小學生擔任。

臺北孔子廟日治時代辜顯榮陳培根等捐地興建。[9]在1967年前的佾舞在日治時期改變服飾,1931-1932年(昭和6-7年)的佾生是著白衣繫紅帶,執雉羽。到了1934年-1936年(昭和9年-11年)佾生是著白長袍黑短掛,到了1943年,日本對台灣的統治進入皇民化時期,此期的佾生服裝也稍有不同。1946年-1967年共22年間,和1968年後,佾生的服裝也有兩個不同的變革。後期至今改用明朝服飾,佾生為黃袍墨綠腰帶黑靴,節生為綠袍墨綠腰帶黑靴。長期由大龍國小學生擔任,男女生皆可,採六六三十六的佾舞編制。由佾舞老師躬身教導後學生須自行記憶所有舞步。民國60年(1971年),辜、陳後裔將臺北孔廟捐獻臺北市政府,政府接管後,民國61年(1972年)成立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專責辦理臺北孔廟相關事務。[9]

宜蘭孔廟採六佾舞,佾生由宜蘭力行國小學生擔任。

新竹市孔廟採六佾舞,佾生由新竹市民富國小舞蹈班高年級學生擔任。

澎湖孔廟採六佾舞,佾生由馬公市內國民小學學校輪流擔任,2019-2022年由中正國小中高年級學生擔任。

著名的佾舞師

  • 莊汶湞,擔任臺北市孔廟佾舞教師十餘年,曾任教於大龍國小,已於2014年7月退休。
  • 楊承家(1923年2月6日-),是彰化孔廟的佾舞老師,國小時曾擔任佾生,1946年開始教導佾舞。
  • 盧川,曾任臺北市孔廟佾舞教師38年,已逝世十餘年。

參考資料

文獻
  • 陳昭瑛,《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民97), 2008
  • 高明士主編,《中國文化史》(臺北市:五南,民96), 2007
  • 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臺北市孔廟與釋奠簡介》(臺北市:編者,民68), 1979
  • 高明士,《中國教育史》(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民93), 2004
引用
  1. ^ 陳昭瑛 2008,第74-75頁.
  2. ^ 高明士 2007,第174-175頁.
  3. ^ 服制條例(04904). [2011-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4). 
  4. ^ 中華民國文化部:文廟釋奠樂.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5.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民俗及有關文物.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6. ^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1). 
  7. ^ 存档副本. [201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8. ^ 存档副本. [201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4). 
  9. ^ 9.0 9.1 9.2 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 1979,第1頁.

參見

外部連結